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外科复习总结.docx / 文档详情
中医外科复习总结.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2.6万字
约46页
0
4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外科复习总结.docx

中医外科复习总结.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外科复习总结

第一篇:中医外科复习总结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1:《山海经》: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石针切开排脓。2:甲骨文有最早外科病名的记载。《内经》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3:《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书4:《周礼·天官》最早记载“疡医”,即指外科医生。5:汪机《外科理例》“以消为贵,以托为畏”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6: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座为全身麻醉剂7:《金疮瘐纵方》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8:《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首创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病、波动感辨脓。9:《肘后备急方》海藻治瘿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免疫疗法治疗狂犬病。10:《千金方》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脏器疗法:适用动物肝脏能够治疗夜盲症。11:陈司成《霉疮秘录》我国第一部梅毒专著,砷、汞治疗。学派:1:“正宗派”: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该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体现了明以前外科学的主要成就,被后世医家评价为“列症最详,论治最精”,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其重视脾胃,指出:“盖脾胃盛则多食而易饥,其人多肥,气血亦壮;脾胃弱,则少食而难化,其人多瘦,气血亦衰。故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外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并记载手术方法14种。2:“全身派”:清·王维德《外科全身集》。“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指出:“红肿乃阳实之证,气血热而毒沸;白疽乃阴虚之证,气血寒而凝。”对阴疽的治疗提出“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创立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小金丹。3:“心得派”: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外疡实从内出”论,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指出“夫外疡之发,不外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与内证异流而同源也。”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出“疡科之证,在上部者,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牛蒡解肌汤);在中部者,属气郁、火郁,气火俱发于中也(柴胡清肝散);在下部者,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萆薢胜湿饮)”。在治疗上善于应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第二章:中医外科学的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1:命名原则: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疾病特征、范围大小、病程长短、传染性。2: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痈:壅。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分为外痈(体表皮肉)和内痈(脏腑)。疽:阻。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常见有头疽(肌肤间-西医的痈)和无头疽(骨骼关节等深部组织-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结核:结聚成核、结如果核的肿块。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岩:病变部位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毒:凡是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统称为毒。⑴有传染性的疾病⑵火毒症状明显、发病迅速的疾病。五善:预后好。心善:精神爽快,语言清亮,舌润不渴,寝寐安宁。肝善:身体轻便,不怒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利。脾善:唇色滋润,饮食知味,脓黄而稠,大便和润。肺善:声音响亮,不咳不喘,呼吸均匀,皮肤润泽。肾善:身无潮热,口和齿润,小便清长,夜卧安静。七恶:预后差。心恶:神志昏惚,心烦舌燥,疮色紫黑,语言呢喃。肝恶:身体强直,目难正视,创流血水,惊悸时作。脾恶: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肺恶:皮肤枯槁,痰多音喑,呼吸喘急,鼻翼扇动。肾恶:时渴引饮,面容惨黑,咽喉干燥,阴囊内缩。脏腑败坏:身体浮肿,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气血衰竭:疮陷色暗,时流污水,汗出肢冷,嗜卧语低。顺症: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阳症疮疡表现为初起疮顶高突,红肿疼痛,根脚不散;脓成顶高根收,皮薄光亮,易脓易腐;溃后浓稠色鲜,腐肉易脱,肿消痛减;收口期疮面红活,新肉易生,疮口易敛。逆症:阳症疮疡初起疮顶平塌,根脚散漫,不痛不热;脓成疮顶软馅,肿硬紫暗,不脓不腐;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脓水,肿痛不减;收口期脓稀淋漓,新肉不生,色败臭秽,疮口难敛。失荣:发于颈部及耳之前后的岩肿,晚期气血亏乏,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木枝叶发枯,失去荣华。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和原发性恶性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属古代外科四大绝症之一。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1:发病机理:⑴气血凝滞:气血生化不及或运行障碍而致其功能失常⑵气血盛衰和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预后和治疗有着密切的联系。2:病因特点:⑴外科疾病的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⑵三步求因。⑶特殊之毒:虫毒、蛇毒、疯犬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医外科复习总结

文档大小:4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