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潜规则读后感.docx / 文档详情
中国历史潜规则读后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4.7千字
约9页
0
1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历史潜规则读后感.docx

中国历史潜规则读后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历史潜规则读后感

第一篇:中国历史潜规则读后感《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读后感《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主要描绘的是明清官场中百姓、官员、皇帝之间各种复杂的内部章程、潜在规定。但这里所说的潜规则是相对正式规则而言的,隐藏在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则之下,表象上谁都看不见,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结果。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合法伤害权’’。每当民间发生盗窃案件,州县地方官接到报案后,官吏衙役不作任何调查,先把被盗人家周围的富户指为窝赃户。既然认定嫌疑犯是官吏们的合法权力,关押嫌疑犯也是他们的合法权力,他们这么做当然没什么风险。那些被指为窝赃户的人家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里无人做官,没有后台。于是官府放心大胆地把他们拘押起来敲诈勒索,每报一案,往往牵连数家,“贼开花”由此得名。那些被指为窝赃的富户,特别害怕坐牢,只能自认倒霉,拿出大把的钱来贿赂官吏,打点差役。官吏捞足了钱,才把这些富户放出来,并宣布他们没有窝赃。在术语里这叫“洗贼名”。合法伤害权在监狱里表现得最为充分。在狱中,各种刑法弄得犯人苦不堪言,然后再让其亲戚花重金将其赎出去,甚至会倾家荡产。即将处决的死刑犯应该是最难敲诈的了,但是吏胥们依然有办法,他们可以在行刑和捆绑的方式上做交易。即将执行死刑的时候,行刑者先在门外等候,让他的同伙入狱谈判,索要财物。当时的术语叫“斯罗”。如果犯人富裕,就找他们的亲戚谈。如果犯人穷,就找他们本人谈。他们对凌迟处死的犯人说:顺我,就先刺心,否则把你胳膊腿都卸光了,心还不死。对绞刑犯则说:顺我,一上来就让你断气。否则就缢你三次,再加上别的手段,然后才让你死。总之,合法伤害权是很值钱的。有了这种权力,没有钱可以有钱,没有敛钱的规矩可以创造出规矩。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人们对潜规则情有独钟,人们往往将这种规则称为惯例。在这里潜规则并没有贬义,而是中性的,正如《有关潜规则的定义》一文中所说的:“潜规则是人们私下认可的行为约束”,“可以使互动各方的冲突减少,交易成本降低”。在《潜规则》中有句话说的好:“这不是我最初想象的道德善恶问题,我面对的是大多数人处于一种利害格局中寻常或者叫正常的行为,它基于大家都可以理解的趋利避害的现实计算。”可以说,中国古代官场的真实历史就是潜规则的历史。而几千年潜规则的积累沉淀将其中一些精华融入了我们民族的特性之中,演变发展成了我今天所说的民族的“潜”性。第二篇:《中国历史常识》读后感《中国历史常识》读后感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源远流长。“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这一系没有中断地延续了下来。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在总结历史中不断开阔进取。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无数的历史人物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动地,在中华大地上永久传唱。作为中华儿女,特别是对于我们年纪尚轻,对中华历史缺少认识的我们来说,了解中国过去发生的大事,体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中国历史常识》这本书选取那些最值得叙说的历史概况,使五我们在轻松阅读中,就能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中国历史常识》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通过一个个相互独立又连为一体的故事,将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串联起来,让我们在精彩缤纷的品读中畅游历史,增长知识。第三篇: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914104210111姚玉婷钱穆先生在序言中谈到了梁启超的《中国不亡论》,他说这篇文章让他在黑暗中见到了一丝光明,但即使是这样,他依旧不敢完全相信梁先生的话,因此他去研究历史,之后才发现“中国不亡”这四个字不是纯情感,而是经过了长期理智的讨论。全书分为七个部分(附录除外):1.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2.中国历史上的政治3.中国历史上的经济4.中国历史上的国防5.中国历史上的教育6.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与人物7.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钱穆先生写历史,语言不生涩,没有太多的引古籍,即便是引用,也善解人意地将它翻译成白话文,语法也接近现在的习惯,而且多是“我讲”“说到”“我们来看一看”这样的词汇,就像是面对面说话一样,所以我读下来并不觉得吃力。但钱穆先生写历史讲究证据和逻辑,而逻辑这个东西又很绕,读着读着总要翻到前面,总觉得前后有矛盾的地方,或许是我层次不够的原因。譬如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一章,他讲到主权,讲西方的主权是唯物功利的,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却已虚化成道德或文化了,但是他同时承认说国家是一个机构,但是机构却还是一个物质的概念。又如他反对“主权在人民”的说法,提出“若成立世界政府,是否主权在人类”的观点来驳斥,接着谈到中国人的“道”的观念,出发点在个人,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历史潜规则读后感

文档大小:1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