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第一篇: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科技日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将在3—5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尽管中国的人均排放水平仍只有美国的1/4、日本的1/2,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是中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履行对国际社会承诺的重要突破之一。目前,煤电之争、太阳能、风能的发展都涉及到价格或补贴问题,一旦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将会促进能源特别是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委员会将牵头制定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指导能源中长期开发建设,覆盖时间预计超过20年。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重点调整能源结构多元发展,发展新能源、核能及生物质能源、水能、风能等。“十二五”期间,中国把新能源产业列入了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领域之一,不但国家政策支持,各地方也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2011年3月16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据2011年3月权威部门消息,备受关注的新能源规划将最终定名为《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国家能源局、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多个部委参与了这一规划的起草,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目前该规划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上报国务院。业内人士认为,预计新能源发展规划出台后,未来十年我国新能源投资将达5万亿元。这一规划重点支持的领域集中在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智能电网等七大方面。在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以及重大政策举措等方面,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进行了部署。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接近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据规划预计,新兴能源产业规划实施以后,到2020年将大大减缓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能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当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可以预见,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路文)第二篇:中国IT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国IT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访日本JBCC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石黑和义作为亚洲最大的系统集成公司、日本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强的系统集成公司之一的日本上市公司JBCC株式会社,2001年市场销售收入达7亿美元,几乎垄断了整个亚洲的IT业市场。日前,日本JBCC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石黑和义先生来大连考察,本报记者就中日软件业发展前景等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石黑和义社长是日本关西经济同友会IT战略推进委员会的资深委员长,对国际IT界的潮流和动向十分了解。他对记者说,中国软件产业出口前景十分广阔,目前东南亚几个国家都在竞相发展IT产业,如印度的班加罗尔、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新加坡等都在搞IT产业区。经过亚洲各国IT业市场考察比较后,这些国家的IT产业发展后劲远不如中国,中国IT产业市场空间非常之大,前景非常乐观。最近日本已出现一种把IT产业转向中国大陆发展的潮流。石黑和义社长建议,中国IT产业目前应当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自己的项目管理经理人才上,提高这些人的项目管理能力;他认为,培养这些高级人才远比培养程序员、系统工程师更加紧迫和重要。石黑和义社长透露,目前日本经济市场不景气,一些企业在IT方面的投资也在慢慢地减少,一些企业的IT硬件设备的投资也在减少,但软件服务及应用方面的投入却在增加;由于企业应用方面软件需求增加,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也在增加,这方面的市场空间也很大。石黑和义社长提醒中国软件界同行应该注意,那种单纯以压缩成本、减少人力为主要内容的IT产业竞争已经结束了;以往花上三五年时间,搞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的系统开发这样的事已经没有了;但那些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系统,目前仍有增长的势头;IT产业的国际市场动向也是应用软件开发占主流,系统软件出口呈减少趋势。石黑和义社长认为,应该鼓励中国软件企业走出去,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国际竞争。石黑和义社长说,他和中国大连海辉科技股分公司4年前就进行了合作,这种合作非常成功:大连海辉科技股份公司从办合资企业到自己创办海外独资企业,乃至成为中国IT产业的排头兵;中日双方在合作中摸索出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他认为中国软件企业

一吃****仕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