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思想史教案(简要).docx / 文档详情
中国思想史教案(简要).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7万字
约30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思想史教案(简要).docx

中国思想史教案(简要).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思想史教案(简要)

第一篇:中国思想史教案(简要)中国思想史教案(简要)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1、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1)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2)特点:只学“器物”,不变制度。二、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1、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思想1、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思想主张: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2)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3)主张:①变法图存;②兴民权、设议院、君主立宪制;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4)过程:①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撰写《孔子改制考》一书,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四、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1、主要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3)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高举社会主义旗帜,进入新时期2、影响和评价:(1)进步性①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②弘扬了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空前解放了思想。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④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2)局限性①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②局限在思想文化领域,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五、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过程:(1)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2)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4)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2、影响: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3、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精华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命运前途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有糟粕,更有精华。我们既不应融合而抛弃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不应保存民族文化特质而拒绝吸收和融合。只有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不断地融合汲取外来文化中先进的因素,才有助于自己文化的发展。我们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1、内容:①民族主义: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即:民族革命。②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政治革命”。③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以解决土地问题2、关系: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3、评价:(1)积极性: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和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内容:①民族主义:突出反帝内容;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②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③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生活2、意义:①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②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七、疑难突破(一)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比较1、相同点(1)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2)性质: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3)作用:都成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不同点(1)内容:①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思想史教案(简要)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