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 第一篇: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9月25日例行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之二: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发布时间:2018-09-25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期一般指10至19周岁,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身体外形明显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第二性征出现,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发展逐渐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有效保护、积极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范标准,不断加强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营造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和社会氛围。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积极采取各类行动。青少年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心理状态,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和技能,努力提升自身健康素养,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是保障、促进自身健康最有效的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分析了当前我国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制订了《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作为青少年健康教育材料。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2018版)一、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绝大多数青少年期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二、合理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可有效预防近视。当怀疑近视时,及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或近视矫治。三、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是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超重、肥胖和盲目减轻体重都不利于健康。四、肺结核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在聚集性群体中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等症状,须及时就诊。学生应主动向学校报告。五、烟草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要抵制烟草诱惑,拒吸二手烟,远离烟草危害。六、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伤害防范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可有效预防交通伤害、暴力伤害、溺水等发生。七、掌握正确的生殖与性健康知识,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八、毒品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安全,并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毒品很难彻底戒除。不应以任何理由尝试毒品。九、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心理状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有问题及时求助,可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和网络成瘾等行为问题。全文内容一、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绝大多数青少年期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一)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防范近视、超重与肥胖、伤害、网络成瘾等常见健康问题,降低肺结核、流感等疾病传染病威胁,避免烟草、毒品使用、过早性行为和不安全性行为等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问题出现。同时,可使青少年受益终身。(二)青少年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不吸烟、不饮酒、讲究个人卫生、保证充足睡眠、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心理状态等。(三)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相对较高。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保障。建议青少年:1.了解和认识食物及其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学会选择食物和合理搭配食物的生活技能。2.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进餐速度不宜过快。每天吃早餐,保证三餐营养充足、均衡,量适宜。3.食物多样,争取做到餐餐有谷类、顿顿有蔬菜、天天吃水果,适量摄入鱼禽肉蛋。保证每天摄入300克奶或奶制品,常吃豆制品。4.合理选择零食,在两餐之间可选择适量水果、坚果或酸奶等食物作为零食。5.足量饮水,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6.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少吃油炸食品和高脂肪食物。7.饮食要清淡,少吃腌制和熏制食品。(四)科学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促进心理健康。建议青少年:1.保证充足的体育活动,减少久坐和视屏(观看电视、电脑,使用手机等)时间。课间休息,要离开座位适量活动。2.运动方式要多样化,应包括适当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训练等。3.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以运动过程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感觉不能轻松讲话为度),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4.运动要循序渐进,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前要先热身,运动后要会放松,运动和休息交替进行。5.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运动损伤,科学选用合适的运动护具(如头盔、护膝等)。6.科学运动可有效预防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健康问题。(五)科学用耳、注意保护听力。建议青少年:1.养成安全聆听习惯。例如:控制个人音频设备的使用频度、强度和时长。单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60分钟,避免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个人音频设备;减少噪声接触、特别是娱乐性噪声接触;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脑膜炎以及反复发作的耳部感染等疾病导致听力下降或减退;了解掌握常见的耳

星星****眨眼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