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篇: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未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班级:11级地理教育学号:111508124姓名:幸赟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本方针,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强调对环境的保护,而且应包括如何解决在人口已经高度密集,人均资源相对匮乏,自然生态环境已经十分脆弱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同时又要保护环境的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社会实践问题。能源既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又是现实的重要污染来源,解决好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1.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必要性1.1中国的能源现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目前,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人均能源消费量为世界水平的55%,人均用电量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而我国的现有的石油储量,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已不能满足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国内石油开发和生产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每年花大量外汇进口石油,这是难以为继的。此时,我们应反观事物的本身,将目光放至其他的再生能源上。1.2我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其实,中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据统计,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为2.5亿千瓦,太阳能利用条件较好的地方约占中国国土的三分之二以上,西北和青藏高原年平均日照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生物质能资源的可再生能量按热量折合标准煤约为2.3亿吨;中国还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储存条件较好,已勘探的40多个地热田的热储量相当31.6亿吨标准煤,远景储量达1354亿吨标准煤;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拥有6500多个岛屿,海洋面积47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能资源约4.6亿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潮汐能为l亿千瓦,波浪及海流能约1亿千瓦。因此,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将在未来能源供应中起着显著的作用。研究可再生能源对于缓解我国能源需求压了等问题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2.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取得很大的进展。目前,已形成了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和水能等一系列技术较为成熟、可规模化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2005年,我国的风电开始蓬勃发展,基本具备了单机容量750kW及以下风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已有几个制造企业具备了小批量生产兆瓦级风力发电设备的能力。风电水平的发展虽较其他能源发展的基础薄弱,速度较慢,但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是今后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的生物质发电技术已趋于成熟,可装机容量8亿千瓦时,发电量240亿千瓦时,消化秸秆240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技术不断完善,可年产200万吨乙醇。生产技术也趋于成熟,可实现2万吨的工业示范。到2020年,生物质能发电装机40亿千瓦时,发电1200多亿千瓦时,消化秸秆1.2亿吨,为我国7t多吨秸秆蕴藏量的1/6;生产生物柴油和乙醇达到年产1000万吨,液化燃料可达到10万吨。截止到2005年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趋于成熟,全国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和生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如今,我国正在酝酿和筹划规模为10万千瓦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该项目使用1700面面积为10平方米的反光镜,采用现代控制技术,密切跟踪太阳,将太阳光精确反射聚焦到一点——集热器,加热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如果在试验示范成功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则有可能引起能源领域里的变革。水能开发方面,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约4000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3%,总发电量的16%。我国水电勘测、设计、施工及设备制造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中国的电力系统发展迅速,扩张势头还要保持许多年,为现代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创造了潜在的可观的市场。在推动现代可再生能源发电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环境效益,使其环境外部性能够反应到合理的电价体系中来;同时对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优惠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过去的重点放在解决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能源供应上,近年来,现代商品化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其中,太阳能热水器已形成规模市场,大型风力发电也有多处示范。但总的说来,商品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仍然十分有限。我国已经宣布,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民经济比2000年翻两番。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相关部门正针对我国未来能源需求及其结构做出规划,以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初步预测到2030年将煤消耗减少到整个能源消耗的40%,并提高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争取占到21%左右。3.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3.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政府支持是发展

音景****k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