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docx / 文档详情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2.1万字
约36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docx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

第一篇:中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中学生行为问题及矫正黄茹(陕西省宁强天津高级中学,陕西宁强724400)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的不断上升,状况不容乐观。通过比较大量研究者对问题行为的界定,明确了当前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实质;并从个体、家庭和学校、社会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对策。关键词:中学生问题行为;界定;影响因素;干预引言:问题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或困难,如缺乏学习热情、考试焦虑、神经质、违纪等等。它们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行为,通过言语或行为矫治可以获得解决。问题行为有别于“问题儿童”、“差生”等概念,后者只是少数人或个别人,而问题行为则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中。问题行为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而且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会使学生走向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学生的问题行为状况及辅导策略,尤为重要[1]。周详等[2](2001)调查表明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4.39%;周路平[3](2001)的研究表明在PTPB各分量表上存在有较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比例均在13.7%以上;翟静等[4](2003)调查的初一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4.7%;高瞻等[5](2004)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问题行为总检出率为14.3%;任传波等[6](2005)调查发现12~16岁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7.1%;张朝[7](2006)调查表明中国淄博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为19.1%。因此,为了对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进一步有效地应对和预防中学生的问题行。当学生问题行为出现时,不少人都持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例如,家庭把责任推到学校的教育和社会,学校则认为责任应该在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而社会则认为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疏忽管理所致。而笔者认为除家庭、学校、社会外,中学生自己也应承担责任,甚至是大部分责任。下面,我就从家庭、学校、社会、学生本身在问题中的责任。一、学生问题行为的家庭责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身教胜于言教,如果父母本身的言行起不到很好的影响,再加之对子女的教育从小不严格要求,对子女的缺点和毛病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或认为是小事一桩。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就极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麦考贝和马丁(Maccoby&Martin,1983)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专制、宽容、忽视四种类型:专制型的父母往往通过命令式言语与孩子沟通,并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独立自主的要求,因此他们的孩子容易出现退缩和恐惧,而且女孩到了青春期倾向于表现出被动、依赖,男孩则可能趋于反叛、攻击;而宽容型的父母对孩子极少或根本没有限制,给予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使孩子易趋于反叛和攻击,也易趋于自我放纵。大量的研究结果[8][9][10][11]也发现父亲采用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惩罚或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的中学生,和母亲采用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的中学生,在问题行为各因子的得分上往往比其他学生高,其中父亲对子女拒绝否认和母亲对子女过分干涉和保护是其发生问题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二、学生问题行为的学校责任除了家庭以外,中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学校,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不可避免受到同伴、教师以及学校学业负担的影响。我国学者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总体上,学生的课余时间、游乐、倾诉和乐趣分享的对象均将同伴放在首选的位置[12]。因而,同伴可以说是中学生在校最直接的交往对象。Dobuis等对自尊和社会支持所作的研究还发现,同伴的影响比父母的影响更易导致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具体来看,不良同伴关系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导致中学生的问题行为:1)同伴欺骗,同伴欺骗容易导致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障碍,从而引起中学生自我认知的偏差,使其过高或过低地看待自己,产生自卑、自负、退缩等情绪性问题行为;2)同伴排斥,在学校中受到排斥的儿童更可能产生适应上的问题。有研究[20]指出,受排斥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且问题行为倾向于攻击性的、过失性的、过度活动及社交退缩性的。3)同伴结盟,中学生处于由儿童向成人的过度阶段,在此阶段尤其向往成人的行为方式。但有部份学生由于涉世不深,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误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群体作为模仿的榜样,在中学生中拉帮结派,进而使加入此类群体的学生表现为攻击性、过失性强等问题行为。在学校里,中学生们另一个接触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自身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行为,是引发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例如有的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学生;或是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反应,处处设防,动辄对学生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