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docx / 文档详情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3.2万字
约54页
0
5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docx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第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我认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次接触心理学,就是在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记得当时老师没有先给给我们讲理论知识,而是玩了几个心理小游戏,看到我们都被老师像玩魔术一样耍得团团转,心里面觉得心理学是一个神奇的东西。那时候就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后来就选修了这门《中学生心理将康教育》。这门课也让我觉得心理学更是一门无穷尽的学问。接下来就谈谈我认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通过这门课得到的知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帮助中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中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所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时期,这都需要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去适应这一阶段的要求。成为一个健康的中学生,人类健康有四个层次,分别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四个层次。后一个健康层次,是以前一个健康层次为基础而发展的,比前一个更高级的健康层次,四者结合可谓“全面健康”。要想达到全面健康,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且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心态。从此可看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三要素之一,追求心理健康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认识自己恰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让人学会积极生活的艺术,健康不仅仅是拥有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健康的心,以前总是说身体是1,其他都是0。现在觉得正确的说法是拥有一种健康的心理态度才是所有0的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阶段是青春年华的代表,一提到中学时代,就会唤起我们心中很多美好的回忆和无尽的遐想,但是中学阶段也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烦恼的时期,由于身心的快速发展,使中学生要面对许多烦恼,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既带有童年的痕迹,又出现了某些成年人心理特征的萌芽。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冲动性等错综交织的,矛盾振荡着他们的内心世界。青春期的中学生情感反应强烈且情绪多变,但内心抑制力也有发展。中学生情感体验丰富,对新鲜事物充满情趣,敬佩英雄、憎恨恶人,能为自然景物的美而动心,也为人世的不平而愤慨。对班级和集体活动具有责任感、义务感。对朋友极重感情,有强烈的友谊需求。但是,这些情绪很容易波动,像“疾风怒涛”情绪来得快,平息得也快。平时易烦燥不安或出现莫名其妙的对立情绪。有时还表现出互相矛盾的情感,既能对别人有同情心,主动帮助老弱病人或有残疾的同学,又可能会讥笑、欺侮小同学或身体不健全的人。在意志活动方面,中学生的特点是常立志、志无常,果断与轻率同时并存。俗话说“少年多志”,但在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又往往缺乏坚韧的毅力和自制力。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集中表现为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和迅速发展。在智力上能够学习一门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理解一些理论问题,但看事物还很不全面、很不深刻。对学习任务开始能够比较自觉地完成,但自我监督的能力还很不够。有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主动性,但还不能像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那样,自觉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在行为方式上常有成人感,讨厌别人将自己当成孩子看,不愿意接受家长在生活方面的特别照顾,不喜欢父母干预自己的活动,甚至产生摆脱父母监护的抵触心理。他们希望自己是个“大人”受到人们重视,但行动上不免流露出稚气。所以中学生会出现许多心理健康问题。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首先要让他们认识自己。王尔德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我希望彻底了解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自己。”认识自己的途径认识自己就是对自己的种种特点、优势劣势和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无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卑,一种是自负。这两种情况都令人痛苦。自卑会使自己缺乏信心,做什么事都顾虑重重,畏畏缩缩,缺乏勇气和毅力,聪明才智无法充分发挥。自负的人虽然一时显得神气十足,自信能干,但由于把目标定得不切实际的高,就有很大的失败的可能。加上这种人特别爱面子,经受不了失败的打击往往在一次或几次失败以后很快就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变成自卑了。苏东坡有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人们对“自我”这个犹如自己手里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因此,“人贵有自知之明”。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现象,称为“苏东坡效应”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文档大小:5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