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江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第一篇:中江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中江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总结2006年-2010年我县除有120个村实施新村扶贫外,还相继实施了劳务扶贫、村道扶贫、产业化扶贫、贫困村沼气池项目、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及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等工程项目。一、扶贫资金投入、投向(一)扶贫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总投入23535.48万元。其中:国家扶贫资金7785万元(新村扶贫资金6200万元,劳务扶贫326万元,产业化扶贫400万元,贫困村沼气池项目380万元,村道扶贫194万元,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285万元);市级财政配套84.3万元,市、县领导和单位帮扶资金708.18万元;群众自筹和以劳折资148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7556万元;5.12地震灾后重建资金4971万元(其中中央基金4698万元,扶贫系统资金273万元);台湾慈济会捐赠资金751万元,香港乐施会捐赠资金200万元。“十一五”比“十五”期间扶贫投入增加了252.49%,扶贫项目也由“十五”期间的三项增加到“十一五”的六项。(二)扶贫资金投向1.财政扶贫资金投向人畜饮水投入279.45万元,占3.66%;水利设施投入533.073万元,占6.98%;村内公路投入4242.6095万元,占55.59%(含3座跨江大桥,中小桥22座);非农职业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86万元,占5%;农户建设(含特困户建设)1591.6675万元,占20.85%;产业建设313.2万元,占4.1%;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285万元,占3.73%。2.灾后重建资金投向人畜饮水37万元,占0.7%;水利设施112.5万元,占2.3%;村内公路(中桥3座)4759.5万元,占95.7%;社区互助资金10万元,占0.2%;农户建设52万元,占1.1%。二、扶贫成果通过扶贫开发工程的实施,全县120个贫困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道路畅通、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农民饮水安全卫生、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增加、社会和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贫困人口明显下降。除5.12特大地震返贫人口外,全县贫困人口从2006年的13502人下降到现在的3307人,比“十五”期间多解决了1100人脱贫。——贫困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修建村社公路566.44公里,其中:水泥路348.55公里,油路29.2公里,中小桥11座,实现了120个村村通公路,其中有89个村通水泥路和5个村社通水泥路,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出行,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村道水泥路、柏油路的比重从“十五”的18.5%增加到66.75%。——贫困村农业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整治塘堰103口,石河堰15座,排灌渠10.1公里,蓄水池60口,新建、技改提灌站21座。新增改善灌面2.5万亩,新增蓄水量121.4万方,分别比“十五”期间增加了0.24万亩、56.9万方,缓解了生产用水矛盾。——贫困村农民饮水卫生安全得到了保障。新建饮水井1618口,供水站15座,改造自来水厂4处。解决了12.3万余人和10.5万余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比“十五”期间分别多解决了10.1万人和7.23万余头牲畜饮水困难。——贫困村农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完成农户建设1910户,建设沼气池3954口,改房7.5万平方米,改厨1.65万平方米,改厕1.67万平方米,改圈2.62万平方米,地面硬化9.31万平方米,户间路硬化7.05千米。以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中心的农户“三建五改”,切实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扶贫解困行动,解决了2570人贫困人口居住问题。----贫困村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结合全县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布局,引导和扶持贫困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骨干增收项目,逐步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实施“中江县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建设”、“中江县优质丹参药源基地建设”、“中江县青脆李生产基地建设”等产业化扶贫项目,使3802户农户有了稳定的增收渠道。二是积极引导贫困村农户发展村级特色产业,全县贫困村已培育生猪养殖大户204户,小畜禽养殖大户316户,肉牛养殖大户77户,建成小桑园7600亩,发展经济果木17800亩,中药材种植6400亩。三是利用扶贫贴息贷款等优惠措施,先后为四川雄健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争取到贴息贷款7556万元,并引导企业在贫困村建立生产基地,实行订单生产,有效地实现了贫困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达到了农户与企业双赢的目的。已实施扶贫开发的120个贫困村,有5.21万户18.07万人受益,实现了1639人贫困人口脱贫,改善了4025人低收入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66元增至4937元,人均占有粮食由482公斤增至579公斤。——贫困村农民自我发展能

一吃****新冬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