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美舆论监督比较.docx / 文档详情
中美舆论监督比较.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5万字
约26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美舆论监督比较.docx

中美舆论监督比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美舆论监督比较

第一篇:中美舆论监督比较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程度如何,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一、舆论监督与政治环境舆论监督能否有效进行,首先依赖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专制独裁的政体下,往往没有舆论监督可言。只有在民主国家,舆论监督才能运行良好。从政治上看,中国和美国的舆论监督都受到法律的保障。中国关于舆论监督的相关法律条款存《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及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同样,美国的法律也保护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前提是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有发表不同意见的自由。美国宪法不仅规定了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和游行等自由,更通过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规定:“国会不得通过任何法令建立宗教或禁止宗教信仰自由;不得通过任何法令剥夺人民言论自由或新闻自由,不得通过任何法令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伸冤请愿的权力。”只有在言论自由有法可依可循的条件下,舆论监督才能获得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中美两国的舆论监督,虽存在着有法可依的相同点,但也存在着实践效果不一样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上。就整体而言,美国新闻媒体对政府权力和社会不良现象的监督力度,要强于中国。这一点可以从新闻侵权案例的判决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在侵权诉讼中,美国传媒败诉率为8%,而中国传媒却达到70%。”美国媒体在新闻侵权诉讼中的占绝对优势的胜诉率,使得舆论监督能够在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而美国媒体的胜诉,则与其法律条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些原则分不开的。如美国最高法院在1964年声明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即当政府公职官员因处理公众事务遭受批评和指责,使个人的名誉受到损害时,不能动辄以诽谤罪起诉和要求金钱赔偿,除非公职官员能拿出证据,证明这种指责是出于“真正的恶意”(aetualmaliee)。什么是“真正的恶意”呢?最高法院解释说,那就是“明知其言虚假,或满不在乎它是否虚假”。最高法院的态度很明确,如果公职官员一挨骂就以诽谤罪起诉并要求巨额赔偿,那做官招骂、上告索赔岂不成了政府头头脑脑们先富起来的捷径?如果新闻媒体对政府的批评稍有失实,立马就招来巨额索赔,那还谈得上什么言论自由和新闻独立,干脆每天给政府歌功颂德算了。美国最高法院的这一原则,使得政府官员和其他公众人物(或机构),几乎无法打赢起诉新闻媒体的官司。美国媒体在行使舆论报道职责时,被允许一定的报道失实空间。也就是说,即使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存在部分失实的情形,也不足以成为被起诉的证据和理由。另外,中美两国舆论监督的差异性,还表现在舆论监督的主体和客体差异上。中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的喉舌,要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媒介监督在我国某种程度上是党政权力的引伸或对这种权力的补充。虽然批评者是媒介,但通常被视为是某一级政府或党组织的意见,权威性很大。”③鉴此,中国的新闻舆论监督矛头更多地指向非权力组织,特别是对经济领域、社会生活领域,或对基层单位的监督。从统计数据上看,目前中国新闻媒体更侧重于批评“拥有非行政权力的企业和权力较小的事业机构。‘焦点访谈’里关于对下面的弄虚作假的批评占的比例很大,主要是这一行为伤害到平民百姓,同时也挑战了国家权力。”④美国的舆论监督则不然。美国政治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共和党和民主党竞争执政,媒体既独立于政府之外,独立于党派之外。由于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美国的新闻舆论监督锋芒往往直指政府权力机构。媒体拥有“第四权力”,可以不遗余力地挖掘政界丑闻,揭露官员违法行为。这种对权力的舆论监督,在美国新闻界风气颇盛,并威力强大。如20世纪70年代,新闻媒体对“水门事件”的调查报道和穷追不舍,导致了尼克松总统的下台。二、舆论监督与经济环境舆论监督能否有效展开,不仅与监督主体的政治地位有关,还与监督主体的经济地位相关。一般来说,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能够为媒体的舆论监督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从媒体经营的角度看,新闻舆论监督既能给媒体带来经济赢利,也会给媒体带来经济风险。在这一点上,中美两国媒体概末能外。由于舆论监督的对象是权力机构或官员的不法行为,以及社会上其它的丑恶现象,这与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公众对政府机构的意见,对社会问题的不满,需要有一种载体或中间渠道来帮助表达,形成声势,并达成愿望。大众传播媒体正是可以承担起这一使命的绝佳载体和渠道。如果媒体能够时时刻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美舆论监督比较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