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考备考会发言稿 第一篇:中考备考会发言稿中考备考会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有幸参加三中的中考备考会,真是三生有幸.刚才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我个人谈谈关于中考备考的一点点肤浅的认识.请各位老师和同仁不吝赐教。作为九年级的同学,现已面临中考.三年的苦学结果将见分晓,为了让自己能考出好的成绩来回报父母,老师,母校.大家都在废寝忘食的学,一头钻进题海之中.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表扬的,但学习是要讲究科学方法的,它不是蛮干,蛮干的成效不会太显著.我们作为老师,在这一时期,我们的重点不再是讲知识,不再是培养情感,.知识面与情感是在此之前的任务了,这一时期我们的重点是要教给学生的解题思维,解题方法.让他们快速掌握方法,让自己的成绩在中考之前迅速提升.下面我就以2010年度我们毕节地区中考题为例来谈谈我的看法.一.2010年度的语文试题中,积累与运用共40分题.1.书写。主要考学生的字的规范,工整,美观。这几分相当于送分题,只要学生认真书写就容易得分的(3分题)2.其中拼音和字形分值占6分.这6分.题眼前不是用方法能解决的问题,它是靠学生平时的积累,当前是没有方法可言的.学生平时基础知识好的不成问题,差的就难说了.2008年中还考标点符号3..词语运用主要是考成语的运用,主要考词语的使用范围,对象,感情色彩.解释主要是考在语境中的理解,不需要解释.4.,句子主要是考病句类型.这一块解决的方法是在复习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好各种病句类型,能判断出是属于哪种类型就行了.要这几年的中考中,都不要求修改.5.口语交际块.不要考学生是否懂得文明礼貌.这一块上让学生明白语意得当,礼貌,文明的就是好的语句.6.文学常识、古文中的单个字的解释、句子翻译、诗词句的赏析块都没有过方法可言.同样是靠学生的平时积累.7.古诗,古文中的名言警句填空一般是6至8分。这一点,这复习资料的时候不妨把七到九年级所有的都总结出来给学生去识记。二.阅读理解阅读文段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现代文,一部分是古文。现代文部分在复习时要让学生掌握好各种文体的特征,要素,但这一块的训练是很头闷的,耗时量大,效果不佳。大家都发现,文段一大篇,题目几十年来小个,如果是用手抄的话,有可能一节钟的时间还抄不完一个文段就下课了。但如果改为用投影的方式来做,也许是会省时的。古文在中考中一般是出学生学过的文章来考,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就要注意哪些是常考着的就重点复习。三.作文块,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个人认为的宏观世它是一个长期工程。另外,在去年的中考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写借条,而且分值不低,是5分。这是不是有点说明将近几年的写作开始考实用作文了呢?这很不好把握。这些是本人的一些粗浅见识,让大家见笑了,还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曙光中学:郭加贵2010年11月4日第二篇:09年中考备考会发言稿09年中考备考会发言稿默认分类2010-01-2420:46:39阅读54评论0字号:大中小渤海中学张丽敏各位老师:上午好!首先感谢县教研室组织这次活动,能让我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迎战中考。其实,今天坐在这里发言万分惭愧,说话没有底气,因为本次竞赛我校成绩并不理想。总觉得自己在这里发言有点纸上谈兵、班门弄斧,因此以下发言只能是自己的教学反思,同时前来的目的还有一个:就是向大家学习,矫正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应对明年中考,毕竟那才是我们终极目标。下面我就本次竞赛情况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大家碰撞出思维火花,为庆云的历史教育增砖添瓦。竞赛反思对于本次竞赛试题,总体感觉设问新颖,三维目标突出,重视考察学生对历史内在本质的认识,体现历史教学的联系性、类比性、归纳总结性等特点。对我们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下一步的复习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判卷和讲评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以下问题应引起老师们的注意:一创设历史情境,由历史现象分析社会背景。如:选择题10、12、13、14、15、16、19、21、23,在应对这样的题型时主要是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再从储备知识或提供的选项中逐一排查。如12题,有效信息分别是“360年”“断头的刑罚”“议会”“国王”透过这些信息,我们首先能确定的是本事件是把国王推上断头台,历史上只有两次事件有此场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所以排除B、D,而“360年”“议会”又让我们把目标锁定在英国。二、展现历史事件的本质或特点,判断是哪一事件。如:10、11、13、23,本题型要求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向学生讲清事件内在的本质、特点及对历史的整体作用。如:11题,考察的是文艺复兴的主体思想“人文主义”,而对题干稍加改动为“世界被发现”那选项就改为D。三、解析材料,明确问题要点。如:16、(1)一看到查理一世,都能想到是英资产阶级,但这仅是第一步,问题问的是对待查理

猫巷****觅蓉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