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药化学总结1(精选5篇).docx / 文档详情
中药化学总结1(精选5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2.1万字
约39页
0
3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药化学总结1(精选5篇).docx

中药化学总结1(精选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药化学总结1(精选5篇)

第一篇:中药化学总结1名词解释甾体类化合物:一类结构中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甾核的化合物。苷类: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非糖部分为苷元。醌类化合物: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两个苯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一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其基本母核的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挥发油: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析脑:冷却条件下挥发油主要成分常可析出结晶。酸值: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含量的指标。酯值: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指标。皂化值:代表挥发油中所含游离羧酸、酚类成分和结合态酯总量的指标。生物碱:来源于生物界(主要是植物界)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鞣质:一类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的总称。香豆素类:一类具有苯骈a-吡喃酮母核的天然产物总称避免原生苷被酶解常用方法:采用甲醇、乙醇或沸水提取,或者在药材原料中拌入一定量的无机盐(碳酸钙)。其次在提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与酸或碱接触,以防酸或碱破坏欲提取成分的结构。聚酰胺柱色谱的分离机理:一般认为是“氢键吸附”,即聚酰胺的吸附作用是通过其酰胺羰基与黄酮化合物分子上的酚羟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的,其吸附强度主要取决于黄酮类化合物中酚羟基的数目与位置等及溶剂与黄酮类化合物或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溶剂分子与聚酰胺或黄酮类化合物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越强,则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作用将越弱。1、中药提取成分溶剂极性大小弱到强:石油醚2、乙醇、甲醇、丙酮与水互溶。3、溶剂提取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浸渍法,渗漉法适用: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能用低沸点有机溶剂提取的: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4、吸附色谱常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等,原理: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5、凝胶过滤色谱原理:分子筛作用(凝胶孔径和分子大小)离子交换色谱原理: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差异进行分离。6、常用分子式确定方法:质谱法(MS)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谱(NMR)7、据苷键原子的不同,苷类分为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苦杏仁苷属于氧苷(氰苷类)。碳苷最难被酸水解,氮苷最易被酸水解。酸水解难易:N-苷>O-苷>S-苷>C-苷(碳苷很难水解的原因:碳原子上无游离电子对,不能质子化;氮苷反之)8、原生苷:原存在于植物体内的苷;次生苷:原生苷是水解失去一部分糖厚生成的苷。苦杏仁苷是原生苷,野樱苷是次生苷。极性大小:原生苷>次生苷>苷元9、碱催化水解:由于一般的苷键属于缩醛结构,对稀碱较稳定,不易被碱催化水解,故苷很少用见催化水解,多数采用酸催化水解或酶水解。但酯苷、酚苷、烯醇苷和β位吸电子基团的苷类易为碱催化水解。10、苷与苷元的鉴别:Molish反应:加5%-萘酚乙醇液,苷阳性,苷元阴性。11、12、醌类酸碱性:含有羧基的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于不含羧基者;酚羟基数目增多,酸性增强。Β-羟基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于α-羟基醌类化合物。羧基酸性>酚羟基。13、与金属离子反应:在恩醌类化合物中,如果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结构时,则可与Pb二价、Mg二价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例:与醋酸镁形成络合物)14、山奈酚与槲皮素的鉴别:氨性氯化锶反应(槲皮素有邻二酚羟基呈阳性)15、黄铜酚羟基酸性强到弱:7,4'—二OH>7—或4'—OH>一般酚羟基>5—OH16、四氢硼钠还原反应鉴别二氢黄酮类(阳性)、二氢黄酮醇类(阳性)17、由于黄酮类成分大多具有酚羟基,可用碱性水提取。18、吸附能力: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能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即酚羟基数目,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在色谱柱上越难以被洗脱。19、不同类型黄酮类被吸附强弱的顺序: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20、异戊二烯单位数:半萜1单萜2倍半萜3二萜4二倍半萜5三萜6四萜8多萜>821、环烯醚萜类多具有及的结构特点。环烯醚萜类主要以C1-OH与糖成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22、挥发油物理常数:相对密度、比旋度、折光性、沸点。23、三萜化合物与甾类化合物鉴别(选一):Rosen-Heimer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三氯乙酸乙醇溶液,加热至100度,呈红色。逐渐变为紫色。Liebermann-Burchard反应:甾体(胆汁酸)呈绿色,三萜皂苷(齐墩果酸)呈红色。24、各类皂苷的溶血作用强弱用溶血指数表示。(如甘草皂苷溶血指数为1:4000)25、人参总皂苷没有溶血现象,但经分离厚,B型和C型人参皂苷有显著的溶血作用,A型人参皂苷则有抗溶血作用。26、A型和BCA、B、C27、柴胡中的三萜皂苷均为齐墩果烷型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药化学总结1(精选5篇)

文档大小:3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