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为学教学设计修改.docx / 文档详情
为学教学设计修改.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6万字
约29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为学教学设计修改.docx

为学教学设计修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为学教学设计修改

第一篇:为学教学设计修改《为学》教学设计李惠利中学:李敏教学目标1、学习利用对话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2、品读“贫富二僧去南海”的故事,感悟人之为学“贵在立志、事在人为”的道理教学重点:品读“贫富二僧去南海”的故事,感悟人之为学“贵在立志、事在人为”的道理教学难点:学习利用对话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故事解题:为学即求学、做学问。本文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勉励他的子侄们努力学习的。问题一、文中哪句话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子侄们迫切的希望?明确:“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二、分析故事问题二:“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原因是什么?1、品读:“子何恃而往?”——不知,疑问的语气“子何恃而往!”——不信,反问的语气2、明确:富者的轻蔑傲慢贫者的坚定自信弹性环节一:比较阅读,阅读下面2句话,并与原文作比较,说说这样改写好不好。1、贫者曰:“吾所恃者,一瓶一钵。”2、人之立志,不如蜀鄙之僧。三、学习由故事说道理的方法问题三、作者用“蜀鄙之僧”去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个故事与作者劝导子侄们“为学”有什么联系呢?明确:在客观困难面前,重要的是“为”,是主观努力。弹性环节二:拓展阅读,《为学与做人》——在清华的演讲文/梁启超(1922年12月)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1、2节2、阅读《为学与做人》写100字左右的读后感为学与做人——在清华的演讲文/梁启超(1922年12月)请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的答道:“为的是求学问。”再问:“你为什么要求学问?”“你想学些什么?”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诸君啊!我替你们回答一句罢:“为的是学做人。”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做“达德”呢?因为这三件事是人类普通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个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事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到教到人不惧。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的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的知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怎么样才能不忧呢?为什么仁者便会不忧呢?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中国先哲的人生观是怎么样。“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用都包在里头。“仁”到底是什么?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但我们要知道,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表现的,要从人和人的关系上来看。总而言之,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怎么样才能不惧呢?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是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会有丰富的知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会才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俗话说得好:“生平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需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总之,一个人的意志,由刚强变为薄弱极易,由薄弱返到刚强极难。一个人有了意志薄弱的毛病,这个人可就完了。这便是意育的目的,要教人做到“勇者不惧”。我们拿这三件事作做人的标准,请诸君想想,我自己现时做到哪一件——哪一件稍微有一点把握。倘若连一件都不能做到,连一点把握都没有,那可真危险了,你将来做人恐怕做不成。讲到学校里的教育吗,第二层的情育,第三层的意育,可以说完全没有,剩下的只有第一层的知育。就算知育罢,又只有所谓常识和学识,至于我所讲的总体智慧靠来养成根本判断力的,却是一点儿也没有。这种“贩卖知识杂货店”的育,把他前途想下去,真令人不寒而栗!诸君啊!你到底还要做人不要?你要知道危险呀,非你自己抖擞精神方法自救,没有人救你呀!诸君啊!你千万不要以为得些知识,就算是有学问呀。我老实不客气告诉你罢;你如果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是越多越坏。天下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看着一群好好的青年,一步一步的往坏路上走。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边的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你怀疑和沉闷,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的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都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炼,所以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成功。那么,学校之外,当然有许多学问,读一卷经,翻一不史,到处都可以发现诸君的良师呀!诸君啊,醒醒罢!养足你的根本智慧,体验出你的人格人生观,保护好你的自由意志。你成人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第二篇:为平凡感动教学设计(修改)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为平凡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为学教学设计修改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