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谈教师的健康养生1汇总.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3万字
约54页
0
5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黄帝内经》谈教师的健康养生1汇总.docx

从《黄帝内经》谈教师的健康养生1汇总.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黄帝内经》谈教师的健康养生1汇总

第一篇:从《黄帝内经》谈教师的健康养生1汇总从《黄帝内经》谈教师的健康养生贺娟(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部,教授)问题一、《黄帝内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就其历史价值来看,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衡量《黄帝内经》的历史价值,可以用三个“第一”来形容。第一部中医学经典第一部养生学宝典第一部生命百科全书明代的马莳这样评价“六经不明,千载无真儒;内经不明,千载无真医。《黄帝内经》>之生启民命,其功不啻十三经之启植民心”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写道:“夫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问题二:法与阴阳——人体中的季节秘密《黄帝内经》养生大法1.法于阴阳—顺应时令之气的变化调养2.和于术数—使用和谐的养生法术3.食饮有节—饮食有节制4.起居有常—起居作息有常规5.不妄作劳—不过度劳作6.外避虚邪—避免时代病、季节病7.内养精神—恬淡养心问题三:法于阴阳——春季如何养生(一)顺时养生《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1.人体中的季节秘密(1)哪个季节出生的人体质最好?(2)人体的疾病与季节的关系?(3)什么造就了南北方人的差异?2.春季如何养生“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睡眠——晚睡早起晚睡早起,少睡懒觉早起不要早于鸡鸣,晚睡不要晚于子时。夏季宜晚卧早起,但为减少身体的消耗,应中午适度小睡;秋季宜早卧早起,早卧晚起。运动——增加运动产生阳气,新绿可以舒达肝气郊外踏青最有益春季早起与运动,可以有效避免抑郁症发生。夏季保持适量的运动,使气得泄;冬季减少运动,或不运动,保持阳气收敛内藏,“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健康误区一:冬洗桑拿,夏吹冷气夏季应保持一定量的汗出,“使气得泄”。吹冷气过多,一则导致汗出减少;一则导致寒邪入侵,肢体关节出现病变。冬季应促进阳气的闭藏,泡温泉、洗桑拿、剧烈运动等导致阳气与精气发散太过,体质日渐虚弱。《素问·金匮真言论》: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冬季是养生最重要的季节,养生的要点为“藏”。情志-----戒郁怒《内经》“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春季保持情绪舒展、愉快,夏季宜饱满热情,秋季宜平稳、淡泊,冬季宜深沉、含蓄。饮食----色青绿、味辛甘青绿色入通于肝,辛主发散,符合春季之气的生发特性。甘为脾之味,四季均宜。蔬者,疏也;辛味食物:生姜、大蒜、竹笋、豆芽、韭菜、菠菜、荠菜、薄荷。甘味食物:小米、大米、小麦、大枣、山药、南瓜、土豆、胡萝卜、菜花、莴笋、白菜等。其它季节的饮食冬季:温补的最佳季节羊肉、牛肉、驴肉、鲜鱼等肉类;葱、姜、花椒、茴香、大枣等调料;韭菜、桂圆、苹果等蔬菜水果等;人参、鹿茸等补药。为防过热,可配合白萝卜等少量清火之品食用。问题四:人体常见疾病调理——精神心理常见疾病及调理(一)精神心理常见疾病及调理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精神心理性疾病分类:重度:精分症,躁郁症、情感障碍中度:人格障碍轻度:神经症临床常见神经症适应性障碍:由生活的改变、挫折或恶性事件引起的应激性抑郁、焦虑反应,一般在一段时间之后会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1.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消沉,包括闷闷不乐,自卑抑郁,悲痛欲绝,甚至悲观厌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可发生木僵;部分病人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四“无”表现:无能力、无情感、无兴趣、无希望;多发期:春季,产后期,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等。2.焦虑症: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从《黄帝内经》谈教师的健康养生1汇总

文档大小:5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