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4万字
约23页
0
2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docx

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

第一篇: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说到鲁迅,在我的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他的画像:一个精神矍铄的长着一字胡的干瘦老头,长衫加烟卷,还有那双小而炯炯的眼神。从小便开始学习到鲁迅的文章,从小便讨厌他。因为他的文章总是和别人的不同,字句拗口、底色灰暗,虽然那时年幼,有很多地方读不懂,但是总体来说鲁迅让人很不舒服。所以后来凡是遇到鲁迅的文章便推到一边,心里推辞说,读不懂!其实到了现在我也不能说我已经可以读懂他的文章了,不过却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鲁迅的文章好像开始慢慢地像我打开他的大门了。鲁迅的文章从写就到现在已经过了一甲子有余了,时代也早已经变换得让现代人不知所措,可是我发现鲁迅的文章却还是那样的镇定自若地看着世人,鲁迅的文章已经超越时代的言论确实不假。那么是什么样的文章让时空都无能地不能让他速朽呢?想了看了好长时间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这些文章里面有“灵魂”!不仅是当时国人、世人的灵魂,还有鲁迅自己的灵魂也在里面。这样,现在的鲁迅依然振聋发聩的原因就很明了了,也只有灵魂能穿越时空而不朽,更何况是鲁迅这样坚韧的灵魂呢!然而,鲁迅文章的不朽是鲁迅不愿意看到的。那证明:何时不朽,何时他的呐喊就没有引起广大国民的注意。在他指出病痛的时候是希望引起疗救的作用的,然而时至今日这病痛依然没有完全根除,所以鲁迅“呐喊”这一“偏方”仍然是急救的良药。其实,我想这病痛是很难根除的!是国人的痼疾,甚至是人类的痼疾。倘若这痼疾被根除了,鲁迅的“偏方”可以被当作珍贵文化传承下去,当作精神疫苗。何况这痼疾似乎是在人类有生之年万难破除的,那么鲁迅的愿望可能是要等到天荒地老才能完成,这可能是鲁迅最大的悲哀了!一、国民的“灵魂”鲁迅梦见他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上面的刻辞。从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的观点来分析这个墓碣指代的是一种隐意。沙石的材料而且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这分明是代表了破旧残败的中国。“……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而上面的墓碣文则是祭奠这“颓败坟墓”的祭文。当时救亡与启蒙的思潮开始兴起,鲁迅也参加到其中喝着时代的步伐展开浩歌,希望唤醒国人。尽管有从铁屋中觉醒的少数人,可这狂热的呐喊不免遭来许多冷漠的眼神以及仇敌的尖刀。呐喊之前他就想到过,从呐喊中清醒的几个人会感到死寂的悲哀,会感受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所以心中始终有些不忍。然而当他听到“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破坏这铁屋的希望。”时,他便奋不顾身、毅然决然了,即使他知道会“于狂歌浩热之际中寒”,因为他已经“于天上看见深渊”了。他看见的是民众的深渊,是国人的深渊,是中国的深渊。鲁迅的灵魂就是这样的倔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灵魂的窗户。鲁迅就是想从那“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揭出那些灵魂的麻木与空洞,然后拿开来让他们自己看看自己萎靡的灵魂,最终使他们“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鲁迅并不是想当救世主,更不想当英雄,只是由于他看到了这些灵魂,看到了这“墓碑”上所刻的碣文,无法“沉静下去”,而不得不发出一声呐喊罢了!鲁迅文学思想的核心是“立人”,他想改变国民精神,改变国民精神上的愚弱,使他们意识到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的觉醒。因为他真切地看到了那些寂寞的灵魂。“……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陨颠。……”他看到了那些灵魂的状态,“游魂”,彷徨无目的的游荡于天地的灵魂,这是当时国人灵魂的真实写照。他们刚刚把一只脚迈出帝王将相的牢笼,就被所谓的革新、新民的时代怪力所撕扯。习惯了被统治的几千年的顺民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冲击,遂变成了寂寞彷徨的“游魂”。鲁迅想做一盏明灯,指引一下,不料,这“游魂”却变成了口有毒牙的“长蛇”,且“不以啮人,自啮其身”。鲁迅哀痛着,并且愤怒不已。看着他们一个个地“自啮其身”且“终以陨颠”,鲁迅感觉受伤了,似乎从心底里生出一种死寂。然而这只是暂时的一瞬,一瞬过后他依然是一个走在前面的斗士。国民麻木的普遍性,鲁迅是看得透彻了。他想将这死灰燃起生的希望,所以倾尽权利地运笔如椽。可是鲁迅却对人性潜伏在麻木后的意义严重估计不足。他无法理解,国民之麻木是想呼吁一种自我保护和精神平衡的需要(李玉群《关于鲁迅》)。这是人之常情,而鲁迅怎么能没有想到呢?鲁迅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知道儒家所倡导的思想,也读过老庄的哲学以及其他一些诸子的书,明白他们的道理。但是鲁迅更是一个在无奈之中“学洋务”的人,新的思潮也积极地影响了他的灵魂。所以他知道,人性是没有善恶的。那些麻木的国民之所以麻木的原因早就在鲁迅的脑海之中形成了;所以他知道国民的无奈,那写寂寞彷徨的灵魂的不幸也让他哀痛;所以他才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碣后的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即从大阙口中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

文档大小:2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