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神论”到“唯实论”[范文大全].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1万字
约19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有神论”到“唯实论”[范文大全].docx

从“有神论”到“唯实论”[范文大全].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有神论”到“唯实论”[范文大全]

第一篇:从“有神论”到“唯实论”从“有神论”到“唯实论”——探微古人的灾害思想金晓霞直到现在,在一些偏远山村,年龄大一些的人,或许能记得“祈雨、祈晴”这样的活动,相传龙能够呼风唤雨,人们便尊龙王为雨神,许多地方都建有龙王庙,干旱时官府或乡人至庙中向龙王祈雨。这是在科学乏力年代,人们面对灾难时的一种无助。自有人类以来,自然灾害一直与之相随,但在生产力非常低下,人类抵御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面对强大自然力的肆虐,便诞生了一些关于自然灾害的思想。影响力较大的是在汉代占统治地位的——失德天谴思想。失德天谴思想失德天谴思想认为灾害产生于国家政治之失,是上天对君主政治行为过失的警告或惩罚,只有君主修德改政才能消弭灾害。这里“失德”的德不单纯指道德,而是指德政,因此失德也叫失政。如果政府失政也即发生灾异,君主就要自谴诏书“修德弭灾”。这种思想到董仲舒时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失德天谴思想的集大成者董仲舒,在上给汉武帝的对策中,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蓼戾而妖孽生矣。”他认为自然天象是王朝统治好坏的晴雨表,各种祥瑞,是帝王兴盛和德政的征兆;而自然灾害和一场现象则被看成是上天对人君悖天逆行的警告。董仲舒将天人格化,认为自然界各种灾异都是上天对君主不德行为的警告和惩罚,他将君主不德导致的行政失误分为五类,并提出五种相应的补救之法,从而完成了“失德天谴——修德弭灾”的完整的灾害思想。由于汉代灾害频仍,基于失德天谴思想,君主所下的自谴诏书数量之多惊人。据《汉书》、《后汉书》统计,两汉有此类诏书30次之多。后元元年(前163年)春,因水旱疾疫之灾文帝下诏自责反省。汉元帝和成帝时发生两次地震,他们分别下诏自责,承认为德政有失所致。《逸周书.大匡》里记载的周文王修德救灾故事广为传播:周文王在饥荒发生后,召集中央地方各级官员,调查、反省国家各个方面可能致灾的原因文王自承“不德”,要求各级官员如实禀告,并在宗庙里上报给周人祖先,不能丝毫隐瞒。汉代认为,君主修德行政是防止灾异发生的最好办法,也是日常的工作。尽管失德天谴思想,是汉代占统治地位的灾害思想。但也不乏批判声音。有备无患,人定胜天批判者们认为,修德弭灾将消灾重点由神事转向人事,虽然在反对祈禳上有积极的一面,但在人事方面仍然有消极的因素。因为它将应灾的重点不是放在通过人力、技术行为遏制灾害的发生上,而是放在与灾害本身无关的道德政治行为方面。用现代的观点来看,修德弭灾行为无异于缘木求鱼,这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地阻碍了救灾的实际进程。我国明代嘉靖、隆庆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是批判封建神学的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高拱就是反对者之一。高拱针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提出“在天有实理,在人有实事”的观点。他说:“夫天人之际,岂不至微妙难言者哉。然在天有实理,在人有实事,而曲说不与焉。至谓天以某灾应某事,是诬天也;谓人以某事致某灾,是诬人也,皆求其理而不得,曲为之说者也”。他认为,“在天有实理”是指天地之间阴阳二气交错运行,有时正常和顺,有时反常背谬,由于受到阻滞而造成破坏性的灾害,这样一种客观实在的自然规律。“在人有实事”,则是指自然灾害发生之前要有所预防,发生之后要加以挽救,思虑周详,有备无患,务必做到尽人事以胜天灾。他把天人相分的观点建立在实理实事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以唯实论为特征的无神论思想。他对“天人感应”论和“灾异谴告”说进行了充分的批判。高拱认为:一切自然灾异是天地之间气的运行是否顺利而导致的。他说,“盖天地之间,惟一气而已矣。气之行也,有时而顺,有时而舛;而其复也,有时而速,有时而迟。”他认为,天地之间,只有一气而已。气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时顺时舛时速时迟,这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客观存在。对于气的自身运行规律及其所形成的灾异,人们只能深思默默地去认识它和把握它。灾异既然是一种客观自然现象,那么人在它面前是否完全处于被动和无能为力的地位呢?高拱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盖天有天之道,而人有人之为。强调对灾异要做到有备无患,人定胜天。为此,首先必须通过灾异征兆来认识它,然后才能谈到应对它,做到有备无患,人定胜天。高拱认为,灾害并不可怕,提出“修人事以胜之,庶乎有不为害”。所谓“修人事”,就是要做到“有备无患”,谨慎地预防灾害。他劝告统治者,减税赋、除盗贼,固国之元气。他对有备无患思想作了一个通俗而深刻的比喻,说:“犹之寒暑者,天也;而吾为之裘,为之葛,裘葛诚具,则寒暑不侵焉,备在我也。”总之,高拱在对天人感应思想批判的基础上,认为一切自然灾异都是由“气”的运行导致,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他倡导的是不管有灾情还是没灾情,关键是有防备和无防备。只要能够“人事”,做到事事有备,则天也不能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从“有神论”到“唯实论”[范文大全]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