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体育馆智能化系统设计总结 第一篇:体育馆智能化系统设计总结南京奥体中心智能化系统设计总结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见下图)位于南京市的河西区,紧邻长江,是江苏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社会公益事业项目,是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主赛场。它占地89.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34.23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6.5万座体育场,附训练场1个;1.3万座体育馆,附训练馆1个,可举办篮球、排球、体操、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项目比赛;4000座游泳馆,含训练房,内设标准游泳池、跳水池、训练池和戏水池各一个;网球中心共有21片场地,其中含一片决赛场,二片半决赛场,四片室内训练场和十四片室外预赛场;一座体育科技中心,是十运会期间奥体中心的新闻发布中心,也是奥体中心智能化系统的总控中心所在地。1南京奥体中心使用功能特点及智能化系统设计对策1.1使用功能的转换体育场馆独特的使用功能及特点,使其智能化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大厦智能化系统。主要体现在全运会期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其使用功能的转换(这主要指开幕式、闭幕式与体育竞赛的功能的转换),以及全运会后由专业竞赛向社会民众的体育公园角色的转换。1.2智能化系统分类我们将智能化系统分为两大内容,一大内容是建筑物本身需要的智能化系统,如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楼宇机电设备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场馆一般的安防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场馆普通的公共广播系统、建筑物普通的综合布线系统等等;另一大内容是支持全运会特殊需要的智能化系统,以及全运会后作为体育公园所需要的智能化系统,如体育综合电子信息系统(CEIS)、运动会技术支持系统(注册及制证、计时记分、现场成绩处理、综合查询、主赛场新闻中心、各场馆新闻发布等)、大屏显示系统、电视转播及评论系统、体育竞赛布线系统、照明控制、场地扩声布线系统、记者席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管理的电子售票、检票系统、大型赛事、集会综合安保系统、有线、无线通讯保障系统等等。除了上述特点以外,体育场馆的社会公益性带来社会赞助的弱电系统与场馆其他弱电系统的兼容互通性。以及国家元首莅临全运会需提供特殊的保安、通讯系统等等。1.3智能化系统设计对策根据以上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的特点,作为建筑主体设计单位不可能将所有系统按施工图设计深度一次全部设计到位,但在前期设计过程中要全部考虑周全。总体构架的搭建一定要合理,要有先进的理念和较高的水平。既要满足全运会的各项要求,又要满足全运会结束以后奥体中心日常运作的要求。并注意体育运动设施自身的特点,注意由于比赛规则、规程的变化而带来系统功能要求的改变,注意体育赞助商提供的项目和系统完整性,注意临时设施和永久设施的关系。为此我们确立各智能化系统基础构架应合理、先进、可靠,并有一定的超前性、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特别是综合布线部分,本设计已超出常规意义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仅是电话通讯线路,计算机网络线路的综合布线系统,而是构建一个综合平台力争使南京奥体中心智能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硬件链接均能在这个平台上实现标准化、模块化。从而达到设计者追求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以及可扩展性。以满足南京奥体中心各种处于动态的、变化的功能要求。2南京奥体中心智能化系统的一些技术措施2.1安防系统的设计考虑由于南京奥体中心占地面积大,场馆集中,智能化子系统集成度要求高,故在设计前期将所有的智能化系统均按照网络型系统来考虑。这其中除技术成熟的计算机系统、通讯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外,当时将安防系统也设计成全数字网络系统。后经调研,在2002年下半年,由于这种系统在传输方面、清晰度方面,以及运行的可靠性方面还不能满足我们这个工程的要求,所以在后来的进一步设计阶段,将安防系统改成前端仍是模拟结构,后端场馆之间、各场馆与科技中心总控之间采用数字传输,并在施工中加以实现。2.2有线电视系统的组网方式在设计初期根据广电部门的远景规划(十运会时可以实现全数字电视传输),我们曾经考虑过以六类线替代同轴电缆的方案,使得综合布线完美一点。但由于风险比较大,特别是与电视机接口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问题,以及行业管理上的问题,最终放弃了这种设想。还是采用HFC(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方式组网。2.3其他系统设计的总体思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各场馆之间、各场馆与科技中心总控之间实现数字网络传输,并与城市“119”实现联网;公共广播系统也设计成数字网络系统,该系统既可成为一整体公共广播,也可通过计算机控制每个功放输出端口任意组合小区域公共广播,以满足各场馆的各种动态的、变化的需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根据各场馆的功能不同,建筑机电设备量大、种类多、繁杂、分布面积大、传输距离长等特点,选用网络型楼宇自控系统。2.4通讯协议的选择选用代表性比较强的BACnet标准协议作为通讯协议,要求网络结构从底层至顶层全部符合BACnet标准,针对第三方系统的集成

小新****ou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