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 第一篇: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除信件、私人文档等纯属个人物品外,其他所有行政、医疗管理类信息、病人临床信息、居民健康档案均归国家所有,任何个人或组织、部门均不得视信息为私有或部门所有。信息的所有权与信息的发生地和录入者没有关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有使用权。一、不经卫生局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均无权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任何信息资源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给院外用于任何目的。违反本规定的个人或部门负责人将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二、信息系统数据库中信息资源的共享权限要根据本规定的原则制定,由卫生局负责解释和实施。三、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快速、准确、完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信息的共享是双向的。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部门不需要共享其它部门的资源。任何一个部门无权拒绝其它部门对本部门负责录入和管理的数据的共享,当然,这种共享必须是经过授权的、合法的。四、各部门对信息的录入必须保证其及时、准确和完整。五、医生有权从计算机中读取容许其处臵的个体病人的全部诊疗信息并用于辅助诊疗。不容许任何部门和个人采取任何借口和手段予以拒绝。医生无权成批地检索病人信息,如因教学、科研确有需要,需经分管领导批准。六、医生不得不经信息发生和录入部门的同意私自将计算机中的病人信息用于科研、教学和任何公开发表的文献中。七、对临床应用来讲,公布给计算机屏幕显示的病人检查、化验结果,图形、图像应当与其它介质公布的结果相一致,并且拥有同等效力。信息的产出科室对录入并公布的计算机内的数据、结果与对其它介质公布的数据、结果负有同等责任。八、未经分管领导批准,医院提供给病人、院外和进病案的各种检查、化验结果的正式报告仍保留现有的形式和管理制度,由各医院相关科室签字后发出。医生或其它任何人无权从异地计算机打印正式报告。计算机打印的非正式报告格式应与正式报告有区别。第二篇: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篇一: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第35条: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管理办法1、建立密码共设协管制度1)、his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密码,由院长和信息科专职人员共同设置并定期更改,保证信息中心单人无法擅自进入服务器。2)、his系统数据密码,由院长和信息科专职人员共同设置并定期更改,确保信息科单人无法擅自登入his系统数据。2、建立调用敏感数据申报制度1)、药械科工作人员调用药品销售(科室、医技)相关报表,由药剂科主任负责确认每个工作人员具体调用范围,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经院长审批后,交由信息中心授予相关权限。如申报批准授予权限后发生数据泄露,由药械科负责人解释及承担责任。2)、其他科室工作人员无权调用敏感数据,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信息科授予相关权限。如有发生,信息科有权拒绝授予并报告院长。3)、网络管理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提供统方信息,一旦发生将严肃处理。3、建立机房准入制度确需进入信息机房参观的非本科室工作人员,必须经院领导批准后可入内参观,进入信息网络机房后必须听从网络管理人员的安排。4、签订信息安全保密协议书1)、医院同his厂家签订信息安全保密协议书,约束his厂家泄露信息。2)、同厂家工程实施人员签订信息安全保密保证书,约束实施人员不泄露信息,如有发生,由his厂家承担全部责任。3)、信息中心和his厂家双方共同对现有医生、护士工作站及药库、药房子系统进行清查,凡涉及敏感数据项,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予以屏蔽。4)、his厂家负责监督信息中心,取消信息中心授予敏感数据权限的功能,并由his厂家出具相关证明。为保障本实施办法的有效执行及公证严明,本实施办法由院方及第三方厂家共同负责监督落实。第36条:信息网络机房管理制度1、信息网络机房直接由院长管理,在院长和院办室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全院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2、信息网络机房是医院网络数据的储存、交换中心、非本室工作人员严禁入内。确需进入网络机房参观的非本室工作人员,必须经医院领导批准后方可入内参观,进入网络机房后必须听从网络管理员的安排。3、网络机房设备、门窗、水电暖安全每天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4、网络机房的卫生每天清洁一次。严禁在网络机房内吸烟。5、网络机房工作人员不得在机房内会客,不得将易燃、易腐蚀品带入机房,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6、机房工作人员离开时必须检查电源、设备、严防人为事故的发生。7、建立健全和落实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信息网络系统操作规程、升级、维护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信息网络系统应急制度。8、负责医院管理信息网络的维护工作,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确保其正常运行。9、负责医院医疗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反馈,保证信息流通渠道的畅通。加强职工信息化知识技术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10

雨巷****轶丽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