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儒家教育思想的学习与体会耿秀英 第一篇:儒家教育思想的学习与体会耿秀英儒家教育思想的学习与体会-----《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龙井四中耿秀英所谓读史能够明智,《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哲学史中更多的关注哲学思想对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传统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历来备受推崇,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光彩照人,可鉴后世。在学习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和体会:一、儒家的思想的精髓及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就是说,我们要有道德勇气,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担当道义,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儒家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主宰,我们就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超越的精神,干日常的事业。儒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其实,“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自己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自尊,又尊人。“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先秦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天地最伟大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易》以天地为准则,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是《易》变化无穷的功能。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的,宇宙是一刚健的大化流行,人也应该据此而自强不息。人有一种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先秦儒学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讲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于天上、地上、人间;人可以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并以平等精神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先秦儒学在汉唐时期演变为汉唐经学,在宋明时期又演变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宋明理学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升到本体的高度,空前地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二、儒家教育思想的精神与特征儒家有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的传统,注重气节与操守,讲究崇高的精神境界,提倡“奋发立志”与“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宣扬那种孜孜不倦、临事不惧、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把个人完成的社会责任作为个人道德的自我完成,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远而深厚的道德教育传统: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手段。儒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逻辑、哲理。它内涵丰富的知识,但它超知识;它有自身的逻辑,但它超逻辑;它有很深的哲理,但它超哲理。它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它是探讨“人生的方向”,它触及的是人们“心灵”和“心性”的最深层次,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真性情、真生命、真智慧。对于传统儒学的精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以自己的身心去研究,以自己的心灵去撞击,以自己的生命去呼应与契接,以安身立命的角度去体会。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性,守住心性,守德勿忘,行善为本,助人为乐,弃恶扬善,真正做到:平心如性,苦苦修炼,从幼到老,从生到死,遇事做到大公无私,为人做到心品纯正,待物做到问心无愧。这样我们才能抵制欲念,克服软弱,战胜邪魔,达到清静平和的境界,才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合拍、沟通、感应。儒学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对它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你对人类、对民族的命运关切所达到的深度。如果你没有

春岚****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