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一、读课文,抽查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积累情况。二、深入探究: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山水“奇”“异”在哪里?2.本文描写山水之美,作者用了哪八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3.找出总结全文的句子和表明作者乘船出游的句子。4、文中又是如何写水和山的呢?具体都写了什么内容?各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班内展示,适当点拨。三、尽述其美:我们带着这份美感再次品读这篇文章,然后分四人小组在一起交流,采用“我读▁▁▁▁▁▁▁▁▁▁▁,感受到▁▁▁▁▁▁▁▁▁▁▁。”或“▁▁▁字词甚妙,写出了▁▁▁▁▁▁▁▁▁▁▁▁▁。”的模式交流对美文的感受。四、体情品意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2、你是从文中哪一句话中看出作者崇尚清高隐逸、鄙视世俗官场的思想感情的?五、探寻艺术的魔棒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我们看看作者除了有很深厚的语言功底,他还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就了这篇至文?请同学们带着探寻艺术魔棒的诚切之心再次品读本文。说出你探寻到的艺术魔棒是什么?六、小结全文。学生谈这堂课上的收获,老师总结。七、拓展延伸同学们,《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几句来吗?附参考答案:1、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2、可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3、艺术魔棒①、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②、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③、详略处理适宜,动静结合摇曳多姿。详写“山”,略写“水”。写山水动静结合而又有变化。写“水”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详写动态略写静态。④、善于多角度写景,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激发人们的感受。⑤、描写、记叙、抒情和结尾的议论浑然一体。⑥、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读来琅琅上口;用词精当优美。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第二篇:与朱元思书第1课时《与朱元思书》教学案总第1课时2012-2-7自主学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缥碧()(2)急湍()(3)鸢飞戾天()()(4)窥谷忘反()....(5)泠泠()(6)轩邈()(7)经纶世务()(8)横柯上蔽()......2、文学常识。《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体裁),是﹍﹍﹍﹍(朝代)时的﹍﹍﹍﹍(作者)写给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中的一段。寥寥一百余字,把﹍﹍﹍﹍(江)从﹍﹍﹍﹍到﹍﹍﹍﹍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充满生机。合作探究1、解释加点的字。(1)从流飘荡()(2)一百许里()(3)水皆缥碧()....(4)急湍甚箭()(5)猛浪若奔()(6)负势竞上()...(7)互相轩邈()(8)泠泠作响()(9)嘤嘤成韵()......(10)千转不穷()(11)鸢飞戾天者()(12)窥谷忘反()...(13)横柯上蔽()(14)风烟俱净()..巩固提升1、翻译下列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达标检测1、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1)穷:①蝉则千转不穷()②欲穷其林()(2)绝:①猿则百叫无绝()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字__________,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3.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__________,介绍了优美的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的特点;描绘奇山时抓住了__________的特征。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是笛****加盟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