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黄河颂教案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黄河颂教案《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精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理解黄河的形象,体味作品中的民族情感。2、注重涵泳品味,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3、学会给课文做批注,把握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过程与方法:精读文章,注重涵泳品味,在字斟句酌中,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1、学习精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理解黄河的形象,体味作品中的民族情感。2、学会给课文做批注,把握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教学难点】精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理解黄河的形象,体味作品中的民族情感。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黄河的资料,有关写作背景,结合“思考探究”预习课文。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黄河的古诗词名句,然后谈谈你对黄河的感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浪淘沙》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可以说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精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理解黄河的形象,体味作品中的民族情感。2、注重涵泳品味,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3、学会给课文做批注,把握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三、展示自学,夯实基础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1.展示搜集的作者简介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等。2.黄河颂名片《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它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3.写作背景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周恩来代表党向全国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号召。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3月份,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4.识记重点词语读音。山巅(diān)澎湃(pénɡ)狂澜(lán)浊流(zhuó)宛转(wǎn)劈开(pī)屏障(pínɡ)哺育(bǔ)滋长(zī)摇篮(lán)一泻万丈(xiè)气魄(pò)5.展示重点词语的意思。气魄:气势,魄力。滋长:生长;产生.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哺育:喂养,比喻培养。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文中指前者。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九曲连环: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四、课堂新授活动活动一:倾听黄河的颂歌现在请大家认真倾听课文录音,整体文章感知内容,然后回答下面问题。1、你从标题“黄河颂”能看出哪些信息?点拨:“颂”是关键词,意味着作者抒写歌颂赞美之情;歌颂赞美的对象是黄河。2、说

景山****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