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文格式范本及要求 第一篇:公文格式范本及要求关于规范公文格式的通知(标题,黑体小2号,不加粗)(抬头)各部、车间、处室:(正文,仿宋GB2312)为规范公司文书格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公司公文流传的需要,特将公司公文基本格式通知如下:一、公文一律使用A4纸,文件标题使用小2号黑体,不加粗。二、文件抬头,即文件发往单位名称。文件抬头位于文件标题之下隔一行左侧顶格位置。文件抬头如有两个以上单位的,应先列主要单位,其次是其他单位。发往公司所属部门的文件,其抬头排列一般为:各部门、车间、处室。三、少数没有抬头的文件(如决定、通报、会议纪要等),主送单位注在分送栏中、抄送单位之上。四、文件正文用3号仿宋体(仿宋GB2312),从左至右横写、横排,一般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页面设置为上下左右均为2.7厘米)。结构层次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及具有修饰色彩语句中作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五、行间距为单倍行距。六、如有附件,应于正文之下(空一行,空两格)、文件落款之上,注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主件和附件要装订在一起;不能装订在一起的,应在附件首页的左上角注明主件的发文字号。七、文件落款,指正文末尾加盖的发文单位印章和成文时间(注:有单位名称的红头正文末尾不再署写发文单位名称),位于正文以下偏右位置(距右端空2-4个字位置),落款及日期使用word文档的插入格式中的日期和时间,(如:二〇〇八年一月四日,非:二00八年一月四日)。八、落款离正文三行字。九、如不按行文规范要求拟写内部请示、报告,秘书室不予呈报公司领导及发文,请各部门遵照执行。(落款)秘书室(日期)二〇〇八年一月四日第二篇:公文要求公文制作基本格式一、公文标题:(二号方正小标宋,不加粗)如:关于×××××××的通知二、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不加粗)如:一、加强领导××××三、二级小标题(三号楷体GB2312,加粗)如:(一)工作要求××××四、三级小标题(三号仿宋GB2312,加粗)1.工作情况五、正文(三号仿宋GB2312,不加粗)如:(1)等标题出现就用正文字体,不加粗。六、落款:日期用数字小写。如:2015年3月2日七、正文行间距:行间距(固定值30磅)八、页面设置:1.版心尺寸:上37mm、下35mm、左28mm、右26mm2.页码:外侧(四号宋体不加粗),见页角。九、版记1.信息公开选项:(三号黑体,不加粗)2.主动公开、不予公开、依申请公开(三号方正小标宋,不加粗)3.版记落款:(四号仿宋GB2312,不加粗)0302043第三篇:公文要求关于公文格式的通知如下要求:1.“目录”二字为宋体、加粗、小二号,中间空二格,居中。2.目录内容(1)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2)目录页不用页码;(3)一级标题顶头,二级标题空一个字符(2个半角空格);(4)序号与标题之间空半个字符(1个半角空格);(5)目录标题到三级;(6)分散对齐。3.题目(1)宋体、加粗、二号;(2)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3)副标题用宋体小二号。5.“摘要”和“关键词”二词(1)字后面加冒号(全角字符),中间不能有空格;(2)黑体、加粗、四号。6.摘要及关键词正文(1)楷体、四号;(2)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全角字符)隔开;(3)最后一个词后面没有标点符号。—1—关于函的书写格式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1、标题。公函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2、主送机关。即受文并办理来函事项的机关单位,于文首顶格写明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其后用冒号。(二)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1、开头。主要说明发函的缘由。一般要求概括交代发函的目的、根据、原因等内容,然后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或“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复函的缘由部分,一般首先引叙来文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以说明发文的缘由。2、主体。这是函的核心内容部分,主要说明致函事项。函的事项部分内容单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陈其事。无论是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还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等,都要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把需要告—2—诉对方的问题、意见叙写清楚。如果属于复函,还要注意答复事项的针对性和明确性。(三)结尾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四)结语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商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商)”、“请即复

雨巷****可歆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