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第一章公文写作基础知识1、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2、狭义的公文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类14种公文;广义的公文既包括狭义的公文,也包括司法、军事、外交、科技等部门专用公文以及机关常用应用文,如倡议书、请柬等等。还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市场调查报告、商务说明书等。3、按使用范围划分,公文分为政务公文、专用公文、经济公文和日常事务类。4、政务公文包含法定文种和非法定文种。法定文种即13类14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非法定文种即9类14种,即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讲话稿、提案、建议书、合同、聘书、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电报。5、专用公文:在科研、财经、司法、军事、外交等部门使用。包括科研文书、财经文书、司法文书、军事文书、外交文书等。如科研报告、实验报告、可行性报告、学术论文、设计说明书、起诉书、公诉书、法律意见书、答辩状、判决书、审计报告、训令、照会、条约、声明等。6、经济公文:包括经济合同、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产销分析报告、质量分析报告、广告、意向书、商务说明书等。7、日常事务公文:包括规章制度、简报、计划、总结、演讲稿、述职报告、倡议书、建议书、挑战书、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聘书、请柬、证明、介绍信、启事等。8、按行文方向划分,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9、按来源和运转方向分为:收文、发文、内发文。10、按处理时限分为:紧急公文,通常当日办复;急办公文,通常3日内办复;常规公文,通常7-10日内办复。11、按机密程度划分: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普通公文。12、公文的特点是什么?一、法定性二、权威性三、实用性四、规范性五、时效性13、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一、参与实践,增强整体素质。(1)政治素质(2)经济意识(3)业务素质二、学习协作知识,熟悉常用文体三、多读古今中外范文。14、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上行文。报告分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15、报告主要包含标题、发文字号、主报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如有附件,则应在正文下面一行空两格后写明附件的件数和名称。有抄报机关的,应在末页的下半部分写明。16、请示: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对某一工作、事项给予请示、批准的上行文。17、请示的特点:一、一文一事二、不能多头请示三、一般不能越级18、请示包括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内容。19、请示和报告有何区别?一、内容不同。请示是一文一事,报告内容可广泛。二、对象不同:请示只送一个领导机关,报告可多头主送。三、处理方式不同:请示需要批复,报告一般不需要批复。四、行文时间不同。请示是事先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20、函的特点:行文自由、用途广泛、灵活多样。21、函的种类:商洽函、询问函、答复函、请示函、周知函。22、值班记录是指把工作期间发生的事情、客户的意见或建议(客户投诉)如实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23、值班记录的特点是:一、记实性二、直接性三、原始性第二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一)一、文章主题的内涵及其确立1、主题是一种“观念”,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由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飞跃”的产物。、主题实际上是一种思想认识,正确的主题只能从实践中来。、源于生活实践的具体材料包括反映自身体验的和他人间接经验的两大部分。、机关应用文体在动笔之前接受的领导“授意”,这种现象并不违背材料先行的原则,原因有二:一是采用文体的写作是一个群体活动过程,领导者的“授意”常常在自己或他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二是领导者的授意之“意”并不总是文章的主题。二、突出文章主题的基本方法为使文章的主题鲜明突出,应把握五点:1、直接阐述,开门见山。2、单一集中,做到一文事。3、“以意役法”,真正确立主题的统帅地位。4、片言居要,由一两句话形成主题句。5、善用标题,使主题在标题中凸现。三、文章材料的选取选取文章材料,应注意以下四条:1、紧扣主题。2、注意材料的典型性。3、注意材料的全面真实和高度准确性。4、注意材料的新颖生动性。四、文章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及注意事项文章结构的安排,主要包括六大环节:1、选择角度,即确定表现客观事物的立足点、着眼点。2、设置线索,即寻找并确定可将全部材料摄为一个整体的人、事、物、理、时间、空间等。3、安排层次,即安排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4、划分段落,即根据文字表达的需要划分“自然段”。5、设计开头和结尾。6、安排过渡的照应。在实际写作中,要有效驾驭文章结构的安

努力****采萍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