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路工程重点 第一篇:公路工程重点第一章1、公路主要组成部分:公路是线性结构物,包括线形和结构两个组成部分。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包括平、纵、横三个方面。平面线形有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基本线形要素组成;纵断面线形由直线及竖曲线等基本要素组成;横断面由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路缘带、人行道、绿化带等组成。公路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和路面。公路的结构组成包括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沿线设施2、道路分类与分级: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和专用道路。公路按其实用性质和重要性可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城市道路按其地位、功能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专用道路有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公路根据交通量使用任务、性质可划分为五级: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第二章1、公路设计基本要求:快速、安全、舒适、经济、环保。1、公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道路跨越支流的桥头布线包括直跨方案和绕线方案2、直线最大长度限制原理和规定:为避免直线过长带来的景观单调和公路环境缺乏变换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或注意力分散,以致发生事故需限定最大长度。规定长直线不大于20V(m)(V为设计速度km/h).直线最小长度限制原理和规定:为满足驾驶员的视觉反应要求,确保驾驶员的驾驶从荣性,需限定最小长度。规定同向曲线之间直线的最小长度不小于6V,反向曲线之间直线的最小长度不小于2V。3、圆曲线最小半径确定原理及规定:最小半径的确定:考虑行车的横向倾覆性、行车的滑动稳定性、乘客舒适性和营运经济性(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最小长度的确定原理:(1)驾驶员操作从容:大于6s行程(2)乘客心里平稳:大于3s行程(3)避免驾驶员错觉:小偏角(11º或7º)会使曲线看起来长度比实际短、半径比实际小。极限最小半径:指能保证以设计车速行驶的车辆,安全行驶的最小半径,它是设计采用的极限值;一般最小半径:指按设计车速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小半径,它是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最小半径值;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当路面不设超高时,路拱为双向横坡,与直线段的路拱横坡横坡相同,这时使汽车在圆曲线外侧行驶也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4、缓和曲线的作用和性质、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作用:(1)曲率变化缓和段,从直线向圆曲线或从大半径圆曲线向小半径圆曲线变化;(2)横向坡度变化的(超高)缓和段,直线段的路拱横坡渐变至弯道超高横坡度的过渡或圆曲线之间不同横坡度的过渡;(3)加宽缓和段,直线段的标准宽度向圆曲线部分加宽段之间的渐变。性质:缓和曲线应采用与汽车行驶轨迹线一致的曲线形式,采用回旋线基本方程。最小长度:缓和曲线要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要的时间、限制离心加速度的增长率及满足设置超高与加宽过渡等的要求。确定的根据:(1)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舒适性)(2)驾驶员操作反应时间(安全性)(3)超高渐变率不过大(安全性)。5、路拱横坡、超高及加宽:路拱横坡的定义和作用:道路的横断面常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形式,从而形成横向坡度,看起来像拱形,故称路拱横坡。其主要作用是便于路面排水。超高及其作用:汽车在弯道行驶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故在平曲线设置时常将弯道外侧抬高,构成与内侧车道同坡度的单向坡,这种设置成为平曲线超高,起作用是是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获得一个指向内测的横向分力,用以克服离心力,减少横向力,从而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及乘客的舒适性。加宽的定义和作用: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其四个车轮的轨迹半径半径不同,其中前轴外轮半径最大,后轴内轮半径最小,因而需比直线上更大的宽度。此外,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其行驶轨迹并不完全与理论行驶轨迹相吻合,而是有一定的摆动偏移,故需路面加宽来弥补,以策安全。这种在曲线上适当拓宽路面的形式称为平曲线加宽。6、曲线组合形式主要种类:基本型(1:1:1)、S形(R2/R1=1/3~1)、卵形(D/R2=0.003~0.03)、复曲线、凸形、复合型:基本型: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的形式;S形: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形式;卵型: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形式。复曲线: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径向相连;凸形: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向相接;复合型:两个以上同向回旋线间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衔接的形式。7、路线平面图:路线平面图是路线平面设计的最终成果,他综合反映路线的平面设置、线形和尺寸以及公路和周围环境、地形、地物等的关系,是公路设计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施工平面图的基

一只****呀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