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6.3万字
约118页
0
8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路路基、路面、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公路路基、路面、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路路基、路面、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公路路基、路面、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五、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第三章)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四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六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七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八章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第九章支付保障措施(有关农民工工资、设备采购等的按期支付保证措施)第十章重点、难点工程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第十一章其它应说明的事项附表一施工总体计划表附表二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附表三工程管理曲线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图附表五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附表六劳动力计划表附表七临时占地计划表附表八外供电力需求计划表附表九合同用款估算表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一、概述1.技术标准(1)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80km/h。(2)路基宽12米,路面宽11米,土路肩宽2×0.5米,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3)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2.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该公路起点位于国道302线吉林省与内蒙古交界处,起点桩号K975+575,中间按照原有公路布线,终点为乌兰哈达镇以西交于国道111线上,终点桩号K1007+259,路线全长31.684公里。3.原公路现状原路为三级公路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在原路的基础上加宽改建成二级公路,改建后路基宽12米,路基两侧各设宽2米绿化带,路面宽11米,2×0.5米宽现浇砼路肩板,路面结构从下至上为20厘米厚手摆块石基层,干压碎石嵌旧油料以及级配碎石掺灰补强层厚10厘米,渣油沥青碎石面层厚4.5厘米,改建二级路后又加铺14~24厘米厚水泥稳定砂砾补强基层,2.5厘米厚热拌沥青碎石表处面层,两侧加宽以及新建段路面为35厘米厚砂砾垫层,18厘米厚水泥稳定砂砾基层,2.5厘米厚热拌沥青碎石表处面层。改建后路线、桥涵等均达到二级公路标准。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该项目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南麓中低山区,是由山地向松嫩平原延伸的过渡段地带。平均海拔高度在300米左右,属低山丘陵地貌,沿线植被多为矮低灌木、草。2.沿线气候沿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具有春季大风,干旱较严重。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4.2℃,最高气温39.9℃,最低气温-33.9℃。年平均降水量409.8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蒸发量1835.5毫米。年平均风速3.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8级,年平均日照时数2901.1小时,平均无霜期127填,最大冰冻冻深2.3米。2.3地层与地质构造2.3.1地层与岩性路线所经地区,地层出露以中生界火山系最为发育,其余为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岩性以花岗斑岩为主。2.3.2区域地质构造路线穿越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比较强烈,华力西期、燕山期构造都有影响,使早期地层产生程度不同的褶皱、断裂和火山活动及岩浆侵入。2.3.3地震基本烈度的采用本地区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地震峰值加速度系数三、路线3.1布线原则该段公路为旧路大中修工程,路线走向方案明确,因此路线的设计原则是按照原有公路的线位,在原有公路线型各项技术指标满足二级公路要求下,尽可能利用现有公路,以便节约建设资金和减少工程建设用地,保护生态环境。3.2平面设计本次路线的布设按照原有公路中线处作为大修的中线位置,小半径平曲线路面加宽按第三类加宽设置。3.3纵断面设计为了尽可能利用原有公路进行补强改造,对其不至于造成大段落的破坏,纵面设计在满足补强厚度的情况下尽量与旧路纵面吻合。全线设计标高为改建公路未设超高和加宽的中线标高。高程为假设高程系统。3.4主要技术指标全线共设平曲线25处,小于7度偏角2处,最小平曲线半径250米1处,另有小于一般最小半径400米3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70米两处,平曲线最小长度172.65米,最大纵坡4.25%,最短坡长200.37米。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4505米,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4600米。四、路基、路面及排水4.1路基4.1.1路基宽度根据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的使用要求,路基总宽度12米。其中:行车道宽7.5米,硬路肩宽2×1.75米,土路肩宽2×0.5米。4.1.2路拱横坡行车道、路肩横坡均采用1.5%4.1.3超高旋转方式当曲线半径小于2500米时设置超高,超高采用绕行车道中线旋转的方式,超高过度在缓和曲线内完成。4.1.4路基压实度新建段路基压实度应达到二级公路要求的标准。旧路补强利用原有路基。4.1.5边坡设计培路肩边坡率采用1:1.5。4.1.6取弃土方案本段工程填方需线外借土,全线共设5各取土场。路基填料考虑采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公路路基、路面、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文档大小:8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