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第一篇: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分析莲山课件www.5YKJ.COM4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分析2011年11月9日,于集联校举行了期中考试。由于班级人数六十余人,学生成绩悬殊较大。总体上看,成绩比较理想,平均分高于平行班十几分。一、现状分析这次测试,基础知识部分,我班得分较高。但同学们平时读的书较少,阅读面不广,词语积累贫乏,阅读分析和习作能力较差。二、考试试卷分析本次试卷题型不少,题量也大,各题所占分数的比例也大。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以考察多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句型转换等为主。阅读部分的内容考察的,也是学生常见易懂但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而写作部分也主要是以课文的写作方法介绍一本自己读过的书,稍加思考,应该难度不大。总体看来,这份试卷做起来不是很难。三、考试情况分析1、基础知识部分多音字都是本册练习中出现的,而且老师在上课中也多次强调过,但仍有少数学生做错。看拼音写词语,这种题型在一、二年级最常见,现在让六年级的学生做应该是得心应手,但也仍然有少数学生写错字,犯这些常识性错误。有点学生做看拼音写词语部分竟留空白,或许是拼音没学好或者是忘了。简单的课文内容填空,也有很多学生写错字或掉字添字。理解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同样的一个字含义不一样。平时也做过不少此类的选择题,甚至此次考试中出现的题目与平时讲的题目有几分相似,但却有多数学生选错了,失分较多。2、阅读理解部分此次阅读练习有写反义词,理解重点词句,结合实际谈感受,学生失分最多的是理解重点词句和结合实际谈感受。不能用通顺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3、习作部分此次习作内容广,题材不限,主要推荐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要求要写出自己读书的感受和印象深刻的内容,但很多学生写得不具体,没有新意。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老师平时的训练不够。学生平时巩固和复习不到位。2、学生做题能力有待提高,老师平时训练较少,点拨较少。3、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差。虽然他们的基础较差,但老师平时抓的力度还不够。五、改进方法和措施1、针对基础知识方面,我会严格要求学生一个生字也不放过,要改掉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扎扎实实打下坚实的基础。2、在平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多做各种题型,教会学生做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做题的能力,强化训练,让学生有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3、读写结合。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法,并学以致用,经常动笔写读后感。鼓励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写出内心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4、保证每一节语文课都简单有实效。发现有的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要严惩不怠。六、小小的反思经过此次测试后,我以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的事更多。狠抓基础知识,挖掘学生潜能,任重而道远!莲山课件www.5YKJ.COM4第二篇: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1、拼音写汉字。(10分)气pò()jiān()灭jǐn()旗qiánkūn()zhān()仰zī()询liú()览fěicuì()2、用“/”划去加点字的不正确读音。(6分)慰藉(jìjiâ)画卷(juǎnjuàn)大厦(shàxià)...遨游(áoào)剥开(bāobō)筋脉(màimò)...3、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义项,把序号填在词后的括号里。(6分)(1)举:①提出②推选③全④往上托,往上伸举世闻名()选举()举例说明()举目远眺()(2)典:①标准,法规②典范性书籍③隆重的仪式④典故⑤主持;主管开国大典()新华字典()4、选词填空。(4分)虽然果然显然(1)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雪,下午,天空()飘起了雪花。(2)他()工作很忙,可是对业务学习并不放松。简单简朴简明(1)这篇说明文内容(),语言生动,真是好文章。(2)周总理不辞劳苦地工作和极其()的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滔滔不绝地讲急急忙忙地跑目不转睛地睡B.发现问题发明火箭发动群众发表意见C.观察得仔细回答得流利讲解得透彻6、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分〕1)、“医院:医生”和“学校:老师”两种词所表示的关系是相似的。〔〕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采用了夸张手法。〔〕3)、《一夜的工作》、《凡卡》、《粜米》、《书的故事》都是写人物的文章。〔〕4)、“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缩句为“太阳光照射着树林。”〔〕。5)、“认真”和“不认真”是一组反义词。〔〕6)、“花生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和“花生不是没有实用而外表好看的东西。”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一样的。〔〕7)、《开国大典》的作者是毛泽东。〔〕8)、“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照啊!”是病句。

书生****a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