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总结 第一篇: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总结2013--2014学位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保城中心校李芙菊一、考试的基本情况:期中考试不仅是检测学生半个学期的基本情况,同时是反映教师的教学中的得与失的良好手段。本学期我所任教的学科是六(2)班数学,本次考试应考人数17人,实考人数17人,及格率:47%,平均分:58分。优秀人数2人,最高分97分,最低分16.5分。二、取得成绩1、学生的作图题有所提高,得分率为85%。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给定的比例尺画出已知图形放大(缩小)后的图形。2、学生们都能熟练根据等积式写出比例式中的内项或外项。3、学生的判断题也有所提高,大多数能拿满分。三、存在的问题1、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失分较为严重的是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理解题意,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失分较为严重。大多数学生对解决问题的逆向思维发展远远不够,学生们不能很好从所求问题往前推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计算题。解方程的基本技能有待高。应得分42分,实得分102分,得分率为41%,失分较为严重的是解方程的(1)(2)小题。大部分学生对乘法的分配率掌握不好,如何提取公因数混乱。口算、脱式计算的基本技能有待提高。口算得分率68%,脱式计算68%。大多数学生估算49×301≈14700,对第3小题的简便计算一部分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巧算,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大多数最后结果出现错误。3、填空题。第3小题单位换算方面技能有待提高。得分率为35%。大部分学生对单位间进率不熟练,或者是忘记进率,以后的教学要向这方面强加训练。第11小题失分较严重,得分率18%,学生对稍变化的立体图形不能灵活的解决。第8小题得分率32%,用字母表示正比例关系,都漏写比值一定。选择题。第6小题失分严重,得分率18%,学生不能很好理解提意,如何把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切割出来的图形是多出几个平面,对于孩子们来讲比较抽象。4、第六大题。得分率65%,求圆锥的体积,有部分学生没有乘1/3.求圆柱的表面积时列式对但是计算结果准确率较低.学生没有记住1兀---20兀的乘积.三、改进1、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分析数量之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2、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单位之间的换算的巩固。3、加强计算能力、解方程能力的训练。首先先加强最基本的口算,一般四则混合运算,再结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最后加强运用运算定律解决方程或是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之间的四种关系解方程或是按天平平衡原理解决。4、加强立体图形平面、体积公式推到的理解,熟练运用公式解决问题。5、加强用字母表示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6、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算题、检查题目的习惯。第二篇: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质量分析六年级(3)班白如景一、基本情况:此次测试涵盖前五单元内容,命题范围及易难程度适中。本次的期中试卷,检测了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突出了基础性和灵活性、应用性和探索性、层次性和差异性。试题切实把握住了本册教材的重要知识,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四个方面体现基础性,试题知识覆盖面较广,同时突出了平时教学中的难点、疑点、趣点,填空题和选择题中尤为突出。在本次考试中,本张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此次测试涵盖前五单元内容,命题范围及易难程度适中。实考人数56人,总分3817分,平均分69.41分,及格38人,及格率69.1%,不及格17人,不及格率31%,90-100分13人,优良率23.6%,最高分100分,最低分5分。1、概念部分: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惯性做题,熟而不思,思维缺乏灵活。2、计算部分:失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计算马虎;(2)方法不得当,特别是乘法分配率在分数中的应用看似很简单,却有一半做错,这也是平时对这种变式的训练少,导致学生不能灵活应用;(3)还有少部分同学对解稍复杂一点的方程无从下手,求比值与化简比仍然混淆不清。(4)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好多学生却因为看错加减乘除号而失分;尤其是一些非常简单的简便计算题,却因为缺乏审题而导致错误。再如填空题中要求填写最简单的整数比,但却有部分同学只/3能算出正确的答案,而不去化简。可见这些学生没有形成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3、解决问题部分:仍然是失分较多的地方,主要原因有两点:(1)部分学生对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及特征掌握不清晰,从而不能抓住关键确定数量关系,进而导致列式错误,也反映出学生缺乏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

英瑞****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