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docx / 文档详情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8万字
约31页
0
3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docx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

第一篇: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书:《中国哲学简史》,使我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让我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在我为古代中国哲学家智慧的思考而惊叹不已时,它同时又给了我颇多感悟,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潜入意识中,对于孔子孟子的仁和义;墨子的兼爱;杨朱的隐忍;道家的“道无名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深邃高深,它们点燃了我对哲学的好奇,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反省。但在这儿我不想单论某一家,或某一学派给我的感想,我的感受很大一部分来自它们的整体,来自它们组合起来的中国哲学。在这本书中提到了儒家并非宗教,孔子只是一个圣人,而非神。这使我想到了西方的中世纪,使我想到了基督教,使我想到了被神性化的耶稣。再深入思考,我发现中国宗教构成模式和西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似乎又直接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即中国本土文化的流逝以及西方文化的入侵。我试图以探本求源的方法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线索,思考解决之道。基于这一想法,我在这儿甘冒离题的危险将它写出来,也算是我对时局的关注。中国和西方宗教的起源以及它们构成的不同西方“宗教”一词(Religion)来源于拉丁文,这个词在拉丁文中有不同的意思。罗马修辞学家拉克汤提乌斯在《神圣制度》中和奥古斯丁在《论灵魂的数量》中将它理解为Religare,意为“结合,合并”指神、人的结合,其动词形式是Religere,原意为:“重复读,反复读”(指重视、小心翼翼地崇拜神灵)。而中国原先是没有“宗教”一说的,古代中国“教”为教化,教育,学说之意,“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宗”有祖先,宗族,本源,派别之意。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从一开始对宗教就有不同的理解。西方“宗教”从一开始就已有了现在宗教的一般意义,即是神与人的结合,重视、小心翼翼地崇拜神灵。而在中国,佛教传入之前(即东汉以前),中国的各个教派,不论是儒家还是墨家,道家,他们都不存在什么神与人的关系,比如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它们都是对人与社会,人自身的修养的探索。这一阶段与古希腊时期很像,但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对神的态度。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源头,而古希腊文学,艺术的源头却是神话。古希腊最早的著作均带有神话色彩,从《荷马史诗》到《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均成就于神话所带来的无限灵感。而这种情况在中国是不多见的,中国古代的文化深受出世和入世的影响,可以说它是中国哲学,文化的主线之一。中国有神,但是并不强调神,因为描写神的书籍不多。不谈后来佛教中传入的菩萨,罗汉等神祗,我所能记得的中国的神仅是伏羲、女娲之类,比起西方名目众多的神这已算是少得可怜了。曾经在学西方文化史时,听老师讲,西方文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基督教发展的历史。西方社会长期受基督教的统制,强调政教合一,教皇的权利甚至比国王还大。基督教深入人们的生活,思想,政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神圣不能侵犯的圣地,特别是中世纪的一千多年,基督教更是达到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国的宗教除了道教外都是外来的。而中国的道教也不同于其它的宗教,它似乎淡化了所谓的绝对的皈依,它更接近于一种“修身”,强调个人的修炼能达到得道成仙的境地。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和道家在内涵上是有相同点的,道教来源于道家思想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而我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道教借用了更多其它宗教的东西,将那种哲学思想隐藏在宗教的外衣下,它给它加了更多的内容,更容易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宣扬了鬼神,成仙等外在的东西,其实我认为这些表面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理解接受,老百姓在信道教的得道成仙那一套时并不会思考,也无从思考哲学层面的问题。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超脱今生的方法,当道教告诉他们如何如何可以成仙,他们便会坚信不移去做。关于其起源,冯友兰先生讲得很透彻:“佛教在制度组织方面极大地启发了道教。在宗教信仰方面,道教的发展则是受到民族情绪的极大刺激,人们愤怒地注视着外来的佛教竟然胜利地侵入中国。有些人的确以为佛教是夷狄之教。所以道教是中国本地的信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取代佛教的本地宗教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它又从它的外来对手借用了大量的东西,包括制度,仪式,以至大部分经典的形式。”②因此我在想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中国会形成道教吗?或者说中国会形成宗教吗?传入中国以后,及至发展延续至今,佛教俨然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但即使如此,在古代它的地位也不过是与儒、道二家并立,甚至是从属于儒家的。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但它并没有像西方的基督教那样获得独尊的地位,因为中国固有的各家的哲学思想已深入人心,融入社会和一般认知,中国人无法抛开他们古已有之的思想。中国的思想家,哲学家习惯于用他们自身的理论去解释佛学的经典。因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被同化的过程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

文档大小:3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