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第一篇: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李堰,我愿把青春献给你——泽州县周村镇李堰村党支部书记吕利梅我们李堰村位于周村镇最南端,全村共232户、838口人,土地1520亩,是纯农业农村。2007年8月1号我作为大学生村官第一次到李堰村,当天我是带着铺盖卷去的,结果村主任不在家,在地里干活,我就打电话给他说:“我把东西拿来了,住哪儿啊。”他说:“你去找学校校长,我跟他说好了。”我找到校长后,校长却说:“他没说呀,我不知道。”天都黑了,我只好把行李又带回家,晚上躺下后,我想着白天的经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一想到,既然组织把我派到村里,我就一定要好好干。第二天,带着铺盖又回到村里,为了顺利开展工作,我先到村里的老书记、老党员家里走访,告诉他们我是谁,上级组织把我派到村里是做什么的。随后我在全村开展民情走访,一来可以认识村民,二来了解一下村里的风俗人情。刚开始村民们都以为我不过是刚到村里图高兴找个事做,因为以前很少有人在村里做民情走访、民意调查之类的活动,大家觉得挺新鲜,所以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老百姓认为是政府的关心,就畅所欲言,有什么要求,遇到什么困难,家里的家长里短,生活烦恼都跟我聊,把我当做知心人;有的村民不完全信任,对我的走访问题遮遮掩掩,不愿意说真话,但却愿意听我说话;有的老百姓以为我是村里的干部,会向我提很多的要求,比如低保、宅基地、养老、孩子上学等;有的村民会给村里干部的工作提一些意见,比如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换个办法效果更好,仔细一想,也非常有道理〃〃〃〃〃〃通过走访,从不同侧面了解了李堰村的发展历程,为后来开展工作奠定了很好的群众基础。07年刚到村里时,村里没有支部书记,只有村委主任,开展工作以吵架为主要方式。办公场所是1978年修的,2000年塌了。包片片长到村任命我为支部负责人时,连个开会的地方都没有。千挑万选才在村小学教学楼的台阶上开了个露天会议,刚开完会就下雨了,大家都淋了个落汤鸡。村里一位80岁高龄的党员大娘,紧紧拉着我的手说:“孩子,村里条件差,你多受点累,带大伙儿好好干。”我一下子被感动了,喉咙有点哽咽,很肯定地告诉她:“没事,基础差,咱慢慢来,我相信只要一点点干,村里会越来越好。”我积极向组织反映情况。2007年9月份,在镇政府的协调帮助下,李堰村争取到县委组织部阵地建设项目——为村里修建办公场所。9月11日和包工队签好合同以后,我马上组织清除原来的场地,拆除废旧墙壁,同时开始协调工地的水电问题,10月中旬工程顺利完工,村里又自筹部分资金在原址上另修建了2间办公室和项目中的办公室连接,共150平米,2008年5月装修完毕,村里的党员学习开会总算有个去处。党员们第一次在新办公室观看远程教育时我不由地想起07年年底,学习十七大精神时的情景,当时村里没有办公室,我利用学校的课余时间,借用一年级教室,组织党员每天晚上学习,并认真记了学习笔记。党员们有的年龄大了,眼睛花了,有的不识字,我就把学习的内容大大地写在黑板上,一遍一遍念给他们听。其中一位连任16年的老书记,记着笔记就扔下笔不屑地说:“现在的大学生不就是在城里找不下工作,才跑到农村了。”我听了这话,觉得满腹委屈,但仍继续组织学习。08年底统计农村主干任职年限时,我详详细细地给他登记表,年底我把补助和新年慰问品一起送到他家里,他非常满意,还祝我新年快乐呢!村里党员年龄结构偏大,07年时全村20名党员,50岁以上13个,两名支委58岁,支部工作基本停滞。我虽是年轻党员,却要主持支部工作。刚到村里,正赶上县里年度党建工作检查,接到通知时,我大脑一片空白,因为历届支部工作,没有留下一张纸。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这个工作靠谁?只能靠自己,无论如何要完成任务!我先跑到村里的老支书家里,问他们以前是怎么做的,又亲自跑到镇里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请教。接着又到附近比较先进的村子向他们的支部书记取经。在大家的热心帮助下,我们村的党建工作有了明显进步。在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我作为支部负责人,深知责任重大,由于近几年班子涣散,选出强有力的班子刻不容缓。从宣传动员到一式两份625人的选民登记,村选举方案和选举办法等文字工作全部由我承担。在选举工作人员人选上,我主张让文化素质高,为人公道正派的村民担任,但原村委主任认为,他们不是自己人,不同意。我跑去和选委主任商量,碰见选委三个人和原村委主任在喝酒,看到这个情形,我顿时感到村里情况复杂压力非常大。在选举时,我亲自监督唱票,顺利选出新的村委班子。在之后的支部换届中,我主动与村委班子及党员们沟通,支部换届顺利进行,我赢得了全村多数党员的信任,16个党员参加选举,我得了13票。当选为李堰村党支部书记。村里旧的水网已有20多年,时有断漏,由于村里地势,周围高中间低。一半人常年吃不到水,村里三四天才放一次水。老百姓家里大小的盆、罐、缸都

靖烟****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