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动手试一试教学设计(模版) 第一篇:动手试一试教学设计(模版)《动手试一试》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能流利说出居里夫人的其他故事。2、情感与价值观:从居里夫人的童年故事中明白,只有动手试一试,作亲身实践,才能出真知。3、方法与评价:自读自悟、质疑、讲故事。教学重点难点:从居里夫人的童年故事中明白,只有动手试一试,作亲身实践,才能出真知。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教学思路与学生活动设计: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地动仪?火药呢?说得没错,书是知识的海洋,同学们看的课外书可真不少,那你认识居里夫人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关于居里夫人童年的一个故事。】齐读课题:动手试一试【课文讲的是谁动手试?试什么?】二、预习交流【同学们说得真好!肯定是课前认真预习了课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预习的成果,和你小组的同学说说:你在预习的时候,学会了什么?】1.学生拿出预习本在组内交流。2.指名展示预习成果,说说自己完成预习的情况,在展示的过程中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共同学习生字:鳞俩3.老师对孩子们的预习给与评价和肯定。【孩子们预习得非常认真,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玛丽亚的童年。】三、读文感悟1、齐读课文。在读中自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带着你心中的疑问,好好读读。(齐读)】2、交流感受:谈谈你的想法?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最深?(让学生自己板书: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3、质疑课文:为什么科学家给学生提出了个错误的问题?玛丽亚是怎样对待这个问题的?其他学生是怎样对待这个问题的?四、课外拓展【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1、你还知道居里夫人的其他故事吗?你知道还有什么故事告诉我们要亲身实践才能出真知吗?2、生活中你有动手做过一些实验吗?【马克思曾说过“实践出真知。”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吗?你动手做了吗?(学生说自己的做法。)】五、总结全文【(齐读板书)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同学们,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的话。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而且还要动手做一做。】第二篇:《动手试一试》教学设计之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0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词。3、初步明白认真思考,亲自尝试的重要性,初步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教学重点:读通课文。生字词的朗读书写。教学难点:初步明白认真思考,亲身尝试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有关谁的故事?2、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课题?3、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读一读。一杯水鱼鳞哎呀往外漫他俩答案实验科学家试一试三、回答问题,初步理解课文。四、指导读通读顺。五、生字指导书写。六、作业。课本上描红。七、课堂练习。《习字册》上相应部分仿影、描红、临写。八、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课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生词。3、明白认真思考,亲身尝试的道理重要,初步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明白认真思考,亲身尝试的重要。初步复述课文。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思考:科学家给小学生做了个什么实验。二、学习1-4自然段。1、朗读“如果放进去的是金鱼,水就不会往外漫。”这是为什么呢?看图,一个同学说了什么?另一个同学呢?请学生分角色朗读。2、指导朗读。三、学习5-6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思考:玛丽亚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2、学生回答。3、有感情朗读。4、分角色朗读。反复诵读,深刻体会。四、学习第七自然段。玛利亚到底是谁呢?请学生介绍一下。五、学习生字。学生自形分析字形,分别组词。六、课堂作业。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把它抄在自己的本子上。2、课本上描红。3《习字册》上相应的生字仿写、临写。七、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巩固小结。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明白、通顺的复述课文。2、复习巩固生字,能用有关词语进行说话练习。3、明白认真思考,亲身尝试的重要,初步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教学重点:复述课文;生字词的书写与朗读。教学难点:初步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指导复述。科学家做实验,提问题两个同学的回答科学家的回答三、同桌互相尝试复述。四、请学生复述。五、分角色朗读。六、学生生字,学生分析字形,并口头组词。七、课堂练习。1、用“如果…

甲申****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