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仲裁 第一篇:劳动仲裁一、办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993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7号公布)二、申请条件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符合有关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1.申请仲裁人应为劳动争议的当事人;2.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是与劳动权利义务有关的劳动争议;3.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侵害之日起六十日内申请仲裁;4.当事人应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5.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职工当事人的姓名、年龄、民族、住址、邮编、联系方式和工作单位;(2)单位当事人的名称、地址、邮编、联系方式和单位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3)仲裁请求事项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4)所附证据名称及证人姓名和住址。6.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时,应附交下列材料: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件、身份证件或退工证明等材料;单位当事人提交单位营业执照副本、批准证书副本及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材料;7.集体争议职工当事人应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推举代表参加仲裁活动的授权委托书;8.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的,应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9.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职工,应向仲裁委员会提交其法定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的相关证明。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劳动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劳动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及确认劳动关系等发生的劳动争议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申请劳动仲裁的当事人应当在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范围内申请劳动仲裁,如果过了时效申请,就丧失了胜诉权,即证据充分胜诉把握很大的一个案子,因超过仲裁时效,就丧失了胜诉权。三、当事人应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般是在用人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请,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定等同于实际营业地,劳动者可以到当地的工商信息网查询用人单位的注册地。用人单位注册地在外地的,依照规定,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四、劳动仲裁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和证据清单。因特殊原因无法提交书面申诉书的,可以口头申诉,并在书记员记录的申诉书中签字确认。申诉书中应当写明以下事项:1、争议劳动者的基本情况(具体可见劳动仲裁委制定的申诉书表格,依项填写即可);2、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具体填写方式同上);3、仲裁请求事项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4、所附证据名称、证人姓名和住址及其身份证复印件。五、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时,还应附交下列材料:1、劳动合同或其他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申请劳动仲裁要证明存在劳动关系,2、身份证复印件;3、用人单位作为申请人的应当提交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批准证书副本及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材料。六、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同意的其他公民参加仲裁活动,代为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接受法律文书、递交证据及参加庭审,代为和解等。委托代理人的,申请人应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人及被委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七、集体劳动争议职工当事人应提交推举代表参加仲裁活动的授权委托书;八、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职工,应向仲裁委员会提交其法定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的相关证明材料。第二篇:劳动仲裁范本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范本(工伤)申诉人(个人基本情况):××,男,×岁,汉族,地址:××县人,身份证号:××,电话:××。被诉人(企业基本情况):××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地址:××电话:××请求事项(指要求企业给自己的补偿项目)1、裁决解除与被诉人的劳动关系;2.裁决被诉人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元及50%额外经济补偿金××;3.裁决被诉人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元;4、裁决被诉人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元;5、裁决被诉人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元;6、裁决被诉人支付工伤停工留薪期(×个月)的工资差额共××元(××元/月×个月-已付的××元/月×××个月)及25%经济补偿金××元;7、裁决被诉人支付加班费差额××元其他企业应该给自己的补偿项目……事实理由申诉人于××年×月×日进入被诉人处从事冲压工作,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为申诉人参加社会保险缴纳保险费。工伤前申诉的前正常出勤月平均应得工资为××元。入职后基本天天上班,每天工作12小时,被诉人从未依法足额支付过加班费,也从未书面通知拒付加班费,根据《最高人民

是你****嘉嘉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