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五篇) 第一篇: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考试《医学微生物学》大纲(代码:2805)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医学微生物学》是华中科技大学100102免疫学、1004Z1卫生检验与检疫等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医学微生物学入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生应能准确地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方法,对近期国内外有关医学微生物学的杰出成果及前沿知识应有所了解,以保证被录取者有较好的医学微生物学理论基础。考试对象为参加当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二、考试的学科范围考试内容包括: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医学有关的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三、评价目标本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综合分析问题和文献综述的能力。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答题时间:180分钟3、题型比例(满分为100分)名词解释(英文命题)约20%简答题约30%试验设计、分析论述约50%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绪论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三大类微生物的特征;当前微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重点领域与新技术。二、细菌学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及与医学的关系;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法。2、细菌的生理: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能量转换;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和基本条件;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常见的生化反应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细菌的命名原则。3、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基本概念;各种消毒灭菌法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生物危害程度的分级、生物安全水平分级及相应的实验设备。4、细菌的遗传与变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现象与机制。5、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细菌的致病机制及其物质基础;抗细菌感染免疫机制及功能;全身感染的临床类型;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感染。6、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细菌感染的检查原则、流程及方法;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细菌耐药性的概念、遗传机制及防治。7、细菌学各论:以下细菌各自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球菌、肠道杆菌、弧菌、厌氧菌和放线菌、棒状杆菌和分枝杆菌、动物源性细菌、其他重要病原性细菌等。8、支原体与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概念、主要性状、对人体致病的主要种类及检查方法。三、真菌学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真菌的致病性;抗真菌免疫;真菌的培养和微生物学检查方法;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四、病毒学1、病毒的基本性状:基本概念;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病毒的增殖过程;不同基因型病毒生物合成的机制;生物学和医学意义。2、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类型;病毒的致病机制;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3、病毒的检测与防治:病毒分离与鉴定的程序;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抗病毒药物现状以及病毒的耐药性问题;常见的病毒疫苗种类。4、病毒学各论:以下病毒各自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急性胃肠炎病毒、肝炎病毒、黄病毒、出血热病毒、疱疹病毒、逆转录病毒、朊粒、其他病毒等。第二篇:《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绪论[目的要求](一)了解微生物的概念。(二)掌握微生物的分类。(三)掌握医学微生物的学习目的。(四)了解医学微生物的发展简史。[教学内容](一)微生物和的定义、分类(三大类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及种类)。病原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二)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新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细菌[目的要求](一)掌握细菌的大小与测量单位。(二)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排列方式。(三)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四)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在医学上的意义。(五)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和营养类型。(六)熟悉细菌的分类、命名、常见的生化反应、生长繁殖的规律和人工培养。[教学内容](一)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测量单位。(二)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壁:主要组分-肽聚糖,G+菌和G-菌肽聚糖的差别;G+和G-菌细胞壁的比较。细胞壁的功能及细菌L型的形成;细胞膜:胞膜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细胞膜形成特有的中介体,参与细胞分裂、拟线粒体功能;细胞质:核蛋白体、质粒与异染颗粒;核质。(三)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概念与功能;鞭毛:鞭毛的概念、数量、部位、化学组成、功能及致病性;菌毛:菌毛的概念、分类及功能;芽胞:芽胞的概念、形成和发芽,芽胞与医学的关系。(四)细菌的理化性状及化学组成。(五)细菌的分解代谢及有关的生化反应。(六)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营养、温度、pH和气体环境。(七)细菌个体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八)细菌的

St****1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一种胃肠道超声检查助显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论《离骚》诠释史中的“香草”意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