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十一五师训总结(一) 第一篇:十一五师训总结(一)“十一五”教师培训工作总结白庙子中心小学2010年7月18日“十一五”教师培训工作总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县“十一五”(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我乡小学教师素质,我乡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以“三课”为抓手,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通过近五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教师培训工作任务,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各项计划措施,加大经费投入。为了确保教师培训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地开展,2006年9月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乡、校、教研组三级培训管理网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做到教师培训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使我乡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每年做到5—8%的生均公用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并鼓励教师自己适当出资参加培训,保证了培训经费的来源。二、扎实有效抓好全员培训工作。(一)师德培训。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首要任务,因此,我乡把师德教育摆在了教师培训的首位。在培训中主要采取了“四结合”、“三落实”的培训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将师德培训与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相结合;二是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学习与解决教师自身存在的师德问题相结合;三是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四是短期面授与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网上学习相结合。“三落实”:落实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培训内容;落实严格的师德培训与师德考核制度,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落实将理论学习内化为教师良好师德行为的培训目标。近五年来,我乡90名小学在岗教师全员参与了师德培训,中心小学集中师德培训20学时,开展专题讲座2场次,派出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师德培训48余人次。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平均撰写心得体会10余篇。在师德考试中,应参考教师82人,实考教师81人,参考率为98%;考试合格率为100%。每学期一次的师德考核合格率为100%。通过培训,我乡教师师德修养不断增强,爱岗敬业的职业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在师德建设中,涌现了大批师德标兵。其中县级师德标兵1人,乡级师德标兵7人。(二)新理念培训。新理念培训是新时期教育不断变化与发展对教师观念更新的进一步深化学习。因此我乡在培训中具体做法是:(1)明确培训内容、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中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2)注重培训方式、突出培训效果。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既保证了培训任务的完成、又达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中心校集中培训8学时、各完小组织培训8课时,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与自学23课时。通过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我乡新理念培训主要以《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反思》、《校本研修面对面》为载体,结合我乡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实际水平,开展全员培训。同时教师把学习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通过心得、笔记、讨论等学习方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中,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平均8篇。全乡参加讨论25次,参与人数高达400余人次。以新理念为领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参与上示范课人次20余人,对全乡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转变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二是有效实现了全员参与培训的目标。我乡90名在岗教师均参与了培训,以完小为单位,以中心小学的考核标准对全乡教师参与《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反思》、《校本研修面对面》培训进行了考核,考核合格率为100%;参加考试人数82人,参考率为100%,考试合格率为100%。三是通过新理念培训,教师掌握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理论。不断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提升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形成崭新的教育风貌。(三)新课程培训。具体做法是:一是以“校本培训”为主要运行机制。校本培训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学科进行培训,并把教学实践与培训、教研活动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使培训增强其时效性。主要以“三课”为抓手,狠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落实。期初,由完小领导对教师进行了解性听课,事先不告知,随机推门听课,摸清自然状态下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真实状况,为学校制定计划提供第一手材料;期中,由主管校长携教导处人员对全乡教师进行检查指导性听课,先听课,了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落实情况,再评课,肯定优点,指出问题及成因,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期末,由名完小对本校教师进行评比性听课,先公布评比方案,再进行全校性跨年级跨学科相互听评课,督促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活动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二是结合本地实际

骊蓉****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