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南京古城城市形成与发展.docx / 文档详情
南京古城城市形成与发展.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8万字
约30页
0
3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南京古城城市形成与发展.docx

南京古城城市形成与发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京古城城市形成与发展

第一篇:南京古城城市形成与发展南京古城城市形成与发展蒋涵2012013157地理科学摘要南京古城(本文中所指南京古城以明城墙为界定要素,以护城河、秦淮河、金川河及玄武河东北岸为界,总面积49.75平方公里的范围)地处江南,坐落于以中山陵为主峰的宁镇山脉的核心地带,属于丘陵城市。本文主要介绍了南京古城形成及未来发展的建议关键词南京古城区域文化格局发展一南京古城城市建设格局的发展演变及特征。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古都。政区建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开始建城,经东吴、晋、南朝、明、民国等重要发展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先后有十个朝代以南京作为国都。、吴、东晋古城是南京首次成为区域政治和文化中心。古城位于今南京城中部偏东,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城形状为北宽南窄之倒梯形。古城设篱立栅为城围,未筑城垣。古城整体规划,大体可分为都城中部和北部的宫苑区、都城南部及苑路两侧的官署区、南城外秦淮河两岸的居民区和西城外沿江以及石头城为中心的军卫区。在外围又修筑了石头城,冶城,金城,白马城,吴王城等五个城堡作为辅助防御。其空间格局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充分发挥作为水乡城市的航运优势,积极发展城市经济。二,合理利用地形,加强城防,以确保国都安全。地形极为有利城防,规划充分发挥了这种地理优势,运用地形,层层设防。三,城市总体虽然承天工、就地势,但是仍然保持严谨的整体性,结合群山起伏,江河环抱的地形,充分体现了作为都城的宏伟气质。宫廷区以中心方位及城廓环卫之势,显示其尊贵地位,同时以宫城中轴线作为全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遵循宫北市南的礼制规则秩序。晋及南朝时期南京虽几易其名,但都是在东吴建都基础上进行扩建整修,整体未作太大变化。、明南京城南京首次成为一统中国的首都。明南京城形状并不规整,没有遵循传统的都城方形规制,而是因天时、就地利结合地形特征,凸显南京虎踞龙蟠的特点。明代南京城规划思想明确,结构明晰,奠定了目前南京城发展的主要格局。首先表现为明晰的功能分区:城东为政治活动综合区,包括宫城,官署;城中、城南以原有前朝秦淮河一带商业为基础形成经济活动综合区;城西结合南京城的天工地势部署城防区,包括驻军卫所、教场、军事仓库等军事机构。其次表现在其多重轴线上:东区的政治轴线由于宫城位置选择的偏向性而并不成为城市的主轴线;而处于中部的商业和公共活动中心成为城市主轴线所在,这完全突破了前朝的北宫南市的宫市由一条轴线串连的传统布局。“四重城廓”亦是南京古城空间格局的主要特征:内为宫城,外为皇城,再外为京城,再环以广阔的外廓。明南京城形成的一些规划形制成为后来明清北京城仿效的样板。、民国南京城.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对南京城市曾作了一些规划。主要思想体现在以古力治、墨菲为顾问,吕彦直为助手的1929年颁布的“首都计划”中。民国南京城的规划由于其时代性、设计者的特殊性,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进西方的先进规划理念。在鼓楼,山西路等都出现了西方的交通路网形式;也出现了像鼓楼广场、新街口广场这样的城市公共空间;而对城市的功能分区更是西方规划思想引进的直接体现。二是强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保留。一方面表现在强调建筑的固有形式上(大屋顶,墙倒屋不塌的梁柱体系),档案馆、南京博物院等都是基于此理念建造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古城中文物古迹的保护上,这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历史文化保护概念。二、目前南京古城空间格局分析(一)南京古城空间格局现状构成元素总结。山川形胜,虎踞龙蟠是南京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元素。山与水的自然地形、地貌是古今南京城市空间格局构成的重要特色之一。有“虎踞龙蟠”之势,水以江河湖成网,山与江隔城相望,共同构成南京古城藉以存在发展的自然背景。古城墙是古城格局的重要界定要素。南京拥有世界现存最大的古城墙体系:现存城墙长度约21公里,较完好的城门四座,护城河基本保留明代的总体格局,另有多处遗址。南京的绿化景观环境是重要构成特色。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地率39.5%,绿化覆盖率43.5%,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大中小配套,种类齐全,功能显著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钟山风景区位于古城东侧,融山林、湖水、城墙、陵园于一体,绵延三十余平方公里。道路绿化宛如“绿色隧道”,绿地广场和游园绿地,星罗棋布,结构合理。南京的绿化景观特色不在其量的大小,而在其特色,表现为依山就势的森林景观和城市中成为绿色遮阳的行道树体系。古城内部历史上沉积下来的传统建筑与现状建筑所共同构成的空间关系,以及古城内部由不同时期的道路网所分隔的城市地块所形成的平面布局体系。这两者虽然在近现代变化比较大,但是无论人们对新建设的褒贬如何,目前南京城市中的新建城市建筑、新开辟的城市道路都已确实成为城市格局的组成部分。尤其是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南京古城城市形成与发展

文档大小:3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