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反腐败法(定稿).docx / 文档详情
反腐败法(定稿).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2.3万字
约42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反腐败法(定稿).docx

反腐败法(定稿).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反腐败法(定稿)

第一篇:反腐败法(定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反对浪费第三章反对采购腐败第四章反对审批腐败第五章反对用人腐败第六章预防腐败第七章反对资源性腐败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国家廉政建设,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扭转公共权力滥用的局面,进而预防腐败,遏制腐败、消除腐败,保障个人、集体、国家的权益不受侵犯,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指的腐败是指公务部门及公职人员违反或偏离职责,在履行公务行为过程中,私用或滥用公众赋予的公共权力,损害公共职务的廉洁,侵害公共管理秩序,使得国家权利异化,损害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的行为。第三条本法所指的公务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各级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第四条第四条本法所称财政拨款和资助,包括下列情形:(一)政府以拨款、贷款、资本注入等形式直接提供资金,或者以贷款担保等形式潜在地直接转让资金或者债务;(二)政府放弃或者不收缴应收收入;(三)政府提供除一般基础设施以外的货物、服务,或者由政府购买货物;(四)政府通过向筹资机构付款,或者委托、指令私营机构履行上述职能。第四条本法所指公职人员包括一切从事或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第五条本法所指公务行为是指切从事或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依其特定身份和职务行使的与其身份和职务相关的管理行为。第六条中央纪检部门、监察部门负责全国范围的反腐败工作,地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纪检部门、监察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反腐败工作。第七条公职人员具有本法所规定的腐败行为的,按照公务员法或者刑法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罚第二章反对浪费第一条公务部门应当落实中央构建节约型社会要求,加快推进“三公”经费公开,自觉维护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杜绝浪费行为,不得建设“面子工程”,严禁奢华。第二条浪费行为是指公务部门违反规定进行不必要的公务活动,或者在履行公务中超出规定范围、标准和要求,故意或者过失不当使用公共资金、资产和资源或没有节制挥霍及损毁国家资源和物质财富,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的行为。第三条党政机关履行公务,反对浪费,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从严从简原则,降低公务活动成本;(二)遵守法律法规原则,严格按程序办事;(三)严格控制原则,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总额,加强厉行节约绩效考评;(四)实事求是原则,从实际出发安排公务活动,取消不必要的公务活动(五)公开透明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事项外,公务活动中的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等情第四条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信息公开制度。除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须保密的内容和事项外,下列内容应当按照及时、方便、多样的原则,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开:(一)预算和决算信息;(二)政府采购文件、采购预算、中标成交结果、采购合同等情况;(三)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经费总额等情况;(四)会议的名称、主要内容、支出金额等情况;(五)培训的项目、内容、人数、经费等情况;(六)节会、庆典、论坛、博览会、展会、运动会、赛会等活动举办信息;(七)办公用房建设、维修改造、使用、运行费用支出等情况;(八)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的审计结果;(九)其他需要公开的内容。况应予公开,接受各方面监督;第五条公务部门应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一)组织无实质内容的调研、会议、培训等活动,浪费公款巨大的。(二)公车私用,浪费国家资源的(四)超标准修建办公楼,超过当地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的;(五)超标准购买公车,浪费公款巨大的;(六)借出访调研为名,出国旅游,浪费公款巨大的;(八)随意调配警力,阻碍安全保卫工作,交通管制不当,给人民群众造成损失的(七)公款吃喝,浪费公款巨大的;(八)重复建设,拆毁5年内建成的建筑和设施的;(十)滥发钱物,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以各种名义年终突击花钱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十一)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相互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或者公务人员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借机敛财的。(十二)公务部门进行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的(九)其他严重浪费国家资金和财物的。(一)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铺张浪费、奢侈奢华问题严重,(三)不履行内部审批、管理、监督职责造成浪费的;(四)不按规定及时公开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信息的;第六条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能够证明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虽然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不属于浪费行为:(一)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二)为提高产品质量、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三)为提高经营效率,增强竞争力的;(四)为实现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五)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反腐败法(定稿)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