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受伤后用人单位被注销也能申请工伤认定 第一篇:受伤后用人单位被注销也能申请工伤认定受伤后用人单位被注销也能申请工伤认定一点号中工网4天前编辑同志:我曾受雇于个体工商户祝某。八个月前,我因在工作期间遭遇意外伤害,不仅花去20余万元医疗费,还落下五级伤残。祝某基于没有为我办理工伤保险,担心承担工伤保险赔偿责任,曾故意制造相关事端,以至于被工商登记机关注销营业执照。而今,祝某扬言说,工伤认定应当以申请时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其营业执照被注销,意味着作为用人单位的一方已经不复存在,我与其随之没有了劳动关系,自然不能申请工伤认定,有关部门也不应做出工伤认定。请问:祝某的说法是否成立?读者:邓玉芳邓玉芳读者:祝某的说法是错误的,你不仅照样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祝某也必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工伤认定办法》第六条第(一)项也同样表明,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即申请工伤认定和相关部门做出工伤认定,的确应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但其中的劳动关系,只是强调员工发生工伤事故时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而不在于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中,也没有要求员工申请工伤认定时,必须提交仍然与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之规定。相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3〕34号)第八条却指出:“曾经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当时没有发现罹患职业病、离开工作岗位后被诊断或鉴定为职业病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一)办理退休手续后,未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退休人员;(二)劳动或聘用合同期满后或者本人提出而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后,未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即其已间接说明申请工伤认定时,与用人单位是否依然存在劳动关系并非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之规定,设立工伤保险制度的目的之一,在于“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如果将工伤事故发生后,不再存在劳动关系作为否定工伤的条件,不仅会助长用人单位像祝某一样想方设法恶意解除与受伤职工的劳动关系,还会导致受伤职工无法获得应有的救济,最终违反立法目的。(2016-08-03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编辑:尹文卓记者:廖春梅)举报将为您减少类似内容我要收藏第二篇:工伤认定申请书(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申请书X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张三,男,X年X月X日出生,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是我公司职工,于XXXX年XX月XX日起在我公司工作,现担任XXXX。XXX年XXX月XX日下午约XX点,张三在我公司内一车间检验工序地段,不慎被工位器具撞到跌倒在地,致使张三受伤。张三受伤后,立即送XXXXXX医院治疗,诊断为XXXX,后转入XXXXXX医院治疗,仍诊断为XXXXXXX。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张三的受伤属于工伤,现向贵局提出张三工伤认定的申请。申请人:XXXXX公司2016年10月14日第三篇:《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办事指南(广州市)《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办事指南一、受理条件(范围)市属以上用人单位。二、需要提供的资料1、基本材料(规格用A4纸,下同)(1)《工伤认定申请表》;(2)工伤事故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受伤部位、事发经过、事故原因;(3)劳动合同文书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4)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5)受伤者的身份证复印件,若死亡的死亡证和火化证明或火葬收费发票和户口注销复印件、殓葬证;(6)用人单位注册登记资料;(7)受伤时在场工友的证明及其身份证复印件。2、属于下列情况应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1)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其他有效证明。(2)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提交:①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②路线图(标明:住所地址、单位地址、出事地点、勘查人、绘图人以及日期)。③住所地户口簿或居住地证明。④驾驶证、行驶证。(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证明或其他证明;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结论。(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和死亡证明。(5)属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按照法律

书生****1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