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发挥教研作用 第一篇:发挥教研作用发挥教研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山东省巨野县陶庙镇王楼小学甄宗倩教研组是最基层的教学研究组织。它是把同一学科的教师组织在一起,具体实施学科教研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检验评估教学质量,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的基层机构;它是一个学校教学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织。积极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势必会极大的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和发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我校的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在发挥教研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一些粗浅做法。一、充分认识教研组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教研组是从事教学与研究的组织,它主要是围绕教学工作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同组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开展学科改革实验和专题研究,组织各类型的公开课、观摩课和研究课,探索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出试卷,进行质量监控和试卷分析等。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成立品德与社会教研组,经常性的开展教研活动就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上述总目标,顺利地把社会课向品德与社会学科过渡,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理论水平,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总结课程改革的先进教学经验,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二、扎实开展品德与社会教研组活动。1.学为先导,提高专业素质。新课程的实施对社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通过组织老师学习新课标和教育教学理论,践行新课程理念,不断充实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引导教师切实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牢固树立“以教学为本,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通过开展品社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等专题的讨论,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并把它们贯彻在教学实践中。在每次教研活动过程中,注意引导教师深入课堂、扎根实践、贴近实际并关注细节,提高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技术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引导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大力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2.聚焦课堂,研究反思教学。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1)以教学问题为出发点,开展问题研究。以教师最棘手的教学问题为出发点,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使之成为教研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材,这成为老师们最为棘手的问题。于是教研组专门召开以分析教材及教学方法为重点的讨论研讨。当大家在谈论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每次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都做到了认真倾听,主动表达自己的建议,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合理使用的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踊跃发言,说自己搜集的资料,学习气氛浓厚。(2)以教学叙事为切入点,进行自我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学习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强调的是教师通过自己不断地反思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前提条件。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反省、探索,从中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这是一个具有研究性的过程。教研组每次活动都要留20分钟时间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活动,解读主要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阶断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结合教学实际,将自己课堂里发生的真实的、典型的“教学案例”叙述出来。这样的反思不仅促进自己的提高,同时也警醒了其他老师。三、扎实推进《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改革。《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教育根本的策略就是能为儿童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背景,让他们到这些背景中去活动,去探究,去体验,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新课程实施对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一)把新课程改革体现在课堂上。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一直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努力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完成课程实验的目标和任务。1.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

努力****星驰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