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馆员到底是干什么的?.docx / 文档详情
图书馆员到底是干什么的?.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2万字
约22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图书馆员到底是干什么的?.docx

图书馆员到底是干什么的?.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图书馆员到底是干什么的?

第一篇:图书馆员到底是干什么的?声音|图书采访馆员到底是干什么的【本文作者】书小弟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图书采访馆员,或许你经常会碰到下面这样的一组场景:你在哪里上班?图书馆。图书管理员?不是,图书采访。那是做什么的?就是按照采访原则和方针,根据学科布局、专业设置、馆藏体系与结构等多方因素进行藏书建设。请说“人话”。通俗地说就是为图书馆采购图书。哦,就是买书的嘛,还说得那么“高大上”……(一脸嫌弃的样儿)此时此刻,你只要报之以“呵呵”就足矣,然后深藏功与名。当我们正视上述问题,细致想来会发现,不仅非图书馆界人士如此,就是图书馆界人士也会有这种认识。所以我经常听到同人(不乏一些馆领导)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买书还不简单,有钱就行啊”“买书,给我再多的钱都可以花得出去”。这一来反映出图书馆确实缺钱,经费紧张;二来说明本来有限的经费没有花在刀刃上,完成任务而已;三来,更加凸显其对图书采访的理解过于肤浅。这就涉及到一个基本认识:图书采访馆员到底是干什么的?顾名思义,“图书采访”就是图书的“采”和“访”。“采”即采购、采选,“访”就是寻访、访查。图书采访馆员就是负责图书寻访、访查及采购的图书馆员。从定义可看出,其不仅仅是买书那么简单。如前所述,这里的“采”和“访”是需要根据一定原则和方针进行的,如学科布局、专业设置、馆藏传统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图书采访馆员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定义和解释。新的环境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和新的角色和称谓。图书采访馆员是图书馆行业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不参与出版,却必须对出版业有所了解;不从事图书供应,却必须了解图书供应的各个环节;不与作者发生直接关系,却必须要对相关领域的知名作者有所知晓。究其目的,在于“为读者找到好书,为好书寻找到读者”。篮球界有球探,娱乐圈有星探,书业界有书探。用“书探”来称呼图书采访馆员更加形象化、更直观,或许就避免了文章开头的尴尬,从而还显得“高大上”。“百度百科”对“书探”的定义是,中国出版界出现的新兴人群。他们像娱乐圈挖掘明星一样挖掘作者、包装作家,在海量的内容中最快、最敏锐地发现具有畅销书潜质的作品,然后推荐给出版商,赚取策划费。“书探”这一角色的性质,在图书采访界与出版界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作为图书采访馆员,在扮演书探这个角色时,虽从事交易行为(如发现好书后购买),但具有公益性质。因此,作为图书采访馆员角色的书探是以挖掘、发现有特色,有收藏价值、使用价值、学术价值的图书为工作内容的专业人士。胡适说,图书馆的中心问题,是要懂得书。作为采访馆员的书探,更应该“懂得书”,懂得书是其核心能力。而“懂得书”首先要爱书和读书,其次要专杂相兼。其一,“爱书”是指对书的爱惜,唯存爱惜之情方能有敬畏之心。读书可提升其修养,形成深刻洞见。这是塑造书探的感性认知,是前提。其二,“专杂相兼”指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其中“专”是强调书探要有深耕细作的坚持,纵向发展要深。而“杂”是凸显其博学,横向涉及面要广。也就是说,“如果专家的优势在一条线上,那么杂家的优势就应该在一个面上”(俞晓群语)。因此,作为采访馆员的书探,其知识结构应有较专深的图书馆学功底,对版本学、目录学、出版学、图书史、文献学、图书发行学等分支要有一定研究。著名出版人俞晓群先生认为,版本是出版人的专长。对图书采访馆员来说,版本也应该是专长之一。同时,对旁支学科也要有广博的涉猎。如杜定友先生称之为图书馆学辅助学科的“统计学、新闻学、文学、哲学、教育学、社会学(史地)、心理学、演讲术、广告术、伦理学(逻辑)、外国语三四种等”,也应该是采访馆员必须涉猎的。此外,在政府招标采购的背景下,对相关法律制度如招标采购法、合同法及招标采购的业务知识也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作为图书馆学家、出版家的王云五先生就曾指出,“为学当如群山式,一峰突出众峰环。”作为采访馆员的书探就应该有这种“一峰突出众峰环”的知识结构,方能“为读者找到好书”。场景回归:讲了这么多,你们图书采访馆员到底是干什么的呢?为读者探寻好书,为好书找到好归宿。其实就是如你所说的“买书的”。第二篇:图书馆员图书馆员:阿姨?老师?散文与杂谈图书馆员:阿姨?老师?无盐最近同事聚在一起,常常议论的一个话题是,读者对我们的称呼到底应该是“老师”还是“阿姨”?“老师”和“阿姨”有多大差别?在这之前,说实话我本人对于读者——更确切地说,大部分是一些二十郎当岁的类似我孩子一般的学生,称呼我“老师”或“阿姨”是无所谓的,没有细想过,更不会去深究。但是同事的观点也不无道理:“阿姨”只是亲情似的昵称,而“老师”则是充满学术性的尊称。把馆员称作“阿姨”表面上很亲切,其实是对图书馆员的不尊重,小现象说明了大问题。真的有这么严重?一个看似随意的称呼居然上升到尊重与否的高度,看来不能等闲视之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图书馆员到底是干什么的?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