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国际收支平衡演进的历史视角.docx / 文档详情
国际收支平衡演进的历史视角.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2.9万字
约50页
0
4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际收支平衡演进的历史视角.docx

国际收支平衡演进的历史视角.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际收支平衡演进的历史视角

第一篇:国际收支平衡演进的历史视角国际收支平衡演进的历史视角19世纪以来,人们对于国际收支平衡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一直到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际社会的主流思想是逐渐看淡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性。因为这一时期,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要高于国际收支平衡。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不平衡问题成为全球经济问题的焦点。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情况又有所变化。但全球不平衡问题依然是各国决策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既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或资源跨境配置问题。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发生了畸变,从经常项目逆差变成了经常项目顺差。其原因之一是,防范危机的宏观政策目标压倒了经济发展的目标。中国长期存在的“双顺差”说明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是高度不合理的。中国必须加快实现国际收支的合理平衡。但是,中国国际收支的不合理状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问题。而货币政策只能影响某些有关变量的某些方面。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第一步应该停止干预外汇市场,让人民币尽快升值到位,使中国能够首先把资源用于满足国内需求。与此同时,还应该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减少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四种定义在讨论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首先要明确,国际收支不平衡到底指的是什么?一般而言,它有三个不同的定义。一个是贸易平衡,另一个是经常项目平衡,还有一个是经常项目加上资本项目等于零的平衡。在文献中,一般来讲,所谓的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加上狭义的资本项目(长期资本)之和等于零。它的差额就是外汇储值的变动(这里暂且忽略误差遗漏项目)。如果把短期资本的跨境流动也包括进去,我们还可以有第四种平衡,即经常项目加资本项目之和等于零的平衡。所谓平衡就是指某种既定状态可以长期维持下去。至于多长可以称为“长期”则只能就事论事了。中国学者讨论国际收支平衡时往往指第三个定义。但是,西方学者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所说的“全球不平衡”主要指的是经常项目不平衡,特别是指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和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长期共存,这一美国和中国之间的长期贸易不平衡状况。经常项目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贸易项目和投资收入项目。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国的投资收入项目是逆差,而美国则始终是顺差。因而,全球不平衡主要又是指美国和中国之间的长期贸易不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演进19世纪以来,人们对于国际收支平衡重要性的认识就不断发生变化。各国政府在政策制定时,对国际收支平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不同的。1820年以前,重商主义占支配地位,其核心思想是尽可能地保持贸易顺差。由于贸易差额是用黄金或其他贵金属支付的,尽可能地保持贸易顺差意味着尽可能多地积累黄金和其它贵金属。当时的统治者执行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既有经济考虑,也有政治考虑。他们认为,本国对其他国家保持大量的贸易顺差意味着本国国力的增强和其他国家国力的衰败。这样,贸易顺差就成了一种政治武器。当时有一个法国经济学家批评重商主义,他认为重商主义强调的顺差实际上就相当于把出关后的产品扔到大海。他认为,按照重商主义的观点,贸易商将出关后的产品扔到海里,就无法换回进口品。而这样一来,出口国的财富就因顺差的增加而增加了。当然,这是非常荒唐的。所以他说重商主义是一种看似有理但实际很荒唐的经济学。我过去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如果我国出口的目的是为了积攒美元、增加外汇储备,还不如把产品扔到大海里,然后直接让中央银行发钞票给出口商。现在才知道,这种话人家一百五六十年前就说过了。1820年以后是自由贸易时代。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占据了支配地位。从1820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贸易保护主义依然有市场,但出发点不再是重商主义,而是保护“幼稚产业”。李斯特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自由贸易的核心理论是比较利益说。根据这种理论,自由贸易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贸易不应该以贸易顺差为目的。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和硬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跨境流动可以自动维持贸易平衡。贸易顺差导致顺差国流通手段的增加,并进而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反过来导致顺差国竞争力的下降,直至该国贸易实现平衡。对于贸易逆差国来说,相反的调节过程将导致该国贸易实现平衡。1914年到1945年是去全球化时期,在这个时期,贸易顺差成为克服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手段,贸易摩擦非常严重。为了克服经济萧条,所有国家都拼命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力图把通货收缩、失业转嫁给别的国家。为了实现贸易顺差,各国就搞贸易保护主义和竞争性贬值。这种政策犯了合成推理的错误:全球作为一个整体,各国贸易差额之和必然等于零,不可能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加重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萧条,使所有国家都遭受了损失。凯恩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国际收支平衡演进的历史视角

文档大小:4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