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3万字
约22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docx

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一篇: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培养审美的情趣”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审美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侧重引导,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籍,能让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能提高人的修养,净化人的心灵,能让人从枯燥的工作和烦琐的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而阅读名著可让人摆脱平庸。青少年正处于认知世界形成、人文素质养成的重要时期,阅读名著对他们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因为名著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自我阅读名著的习惯。中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科知识,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对各种文章也已学会了一般的阅读和分析,所以老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列出计划,明确每学期所需阅读的名著书目。对于精彩文段可运用精读方法,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加深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学习鉴赏。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制定阅读名著的计划,同时养成摘抄、点评名著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根据必修课本中的名著导读部分规定的书目有计划的进行细心研读。并且要走近作家,加深对作家的感情,写出自己的体会。每半学期辑录一本读书随笔,每周针对自己喜欢的作品章节,自选角度,给予点评,文体不限,并由一名同学给全班推荐一篇自己欣赏的名著或名著片段,要求学生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贴在班级宣传栏中供全班阅读等等。这样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使名著阅读成为他们中学生活的一部分。二、加强点拨,在名著阅读中提高语感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名著精深博大,仅靠课外活动的引导是不够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经典名著,我们可以借课堂教学这一阵地,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提高课堂研究的质量,通过各种方式,唤醒学生对名家的关注和思考,强化他们的阅读意识与阅读行为,从而发现经典作品的生命价值和艺术魅力。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要注意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可以让学生自设阅读目标,根据各必修课本的名著导读内容,定出每次阅读所要解决的问题,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所谓语感能力,就是阅读中能通过语言材料迅速感知问题的能力。它是阅读能力高低的具体表现。同学们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名著,无形中就会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根据研究表明:阅读感受能力的提高,阅读量是前提,而阅读的质则是语感培养的保障。所谓质,就是对典型的名篇,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一般字面意思,还要引导学生体悟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精义,以及掌握阅读所运用的知识技能。我们可以在名著导读课上,传授一些阅读法,比如可以运用传统的读书方法:熟读精思,熟读成诵。熟读精思是语言感受新图示而同化融解其他语言信息所不能缺少的过程,是获取阅读的金钥匙的途径。这样,培养了语感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提高了他们对名著的鉴赏能力。三、重在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1.品读语言,鉴赏美《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自主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朗读中体验美,我认为可以这样做: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品味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美;品读文本,认识语言形式美。在精读课文时,还应认识品味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上的美,如用词的精确、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的变换,与所表达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美与表达形式美的统一,这也是一种美,是语言文字的美。2.拓展思维,升华美所谓的升华,就是在各种因素激荡下,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感情,感到自己的渺小、卑琐、平庸,从而强烈地要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赶上、超越对象,或者辨清对象的卑劣、愚鲁、丑恶,萌发出远离它、铲除它的迫切愿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感知的主要对象是语文教材中那些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就其思想内容讲,既有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对英雄的赞颂、对祖国的热爱,也有对谬误的批判、对现实的针砭、对邪恶的诅咒、对敌人的愤恨,师生共同浸润其中,心灵必然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感染,并相应地作出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情感反映。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总是沉浸在一片深情的海洋中。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心理的催化剂和主动学习的原动力。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