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超越学生的品德误区.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9万字
约32页
0
3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超越学生的品德误区.docx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超越学生的品德误区.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超越学生的品德误区

第一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超越学生的品德误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超越学生的品德误区乐昌市第二中学林永彪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其强大的德育功能而成为中学教学的主要学科,而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宗旨和任务。纵观当令思想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败、效益高低、价值的大小虽受制于各种因素,但它同从学校走入社会的学生的品德状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状态说明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成功,获得高效益,从而实现了思想政治课课程的价值。相反,学生如果存在不良的品德状态甚至道德失常,可以说明学校德育工作的失效,至少说明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在当今提倡“以德治国”的良好氛围中,整个社会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提倡道德观念,推行“公民道德纲要”,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在政治课教学中超越当前部分中学生所普遍存在的品德误区,引导学生健康地走出校园,造福社会。从整体上讲,当代中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造就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当前在中学生中也存在一些品德误区,下面仅从两个方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看法。一、受市场经济消极因素影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倾向,使学生形成品德上的误区。市场经济所遵循的自主性原则要求经营主体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实行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之间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唤醒了人们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人们的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随之加强,有利于人的独立性、创造性意识的形成,社会的这种环境有助于学生道德的主体性意识的发挥和主体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现实,思考未来。但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在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驱使的情况下,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其主体意识的增强,只是表明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加速,并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行为的自控性和自主性。如果缺乏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容易走进极端个人1主义、利己主义的误区,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崇尚自我,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严重的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例如:四川省警方曾破获一个危害当地农民和学生的地方流氓团伙“新龙帮”。这个组织的100名成员大多为14至16岁的中学生。约70%的中国青少年犯罪被认为与帮派有关。大多数现有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案件在急剧增多。独立研究人员发现,从1978年到2002年,中国犯罪案件的数目增长了3倍多,其中近3/4是14至25岁的青少年所为。专家们指出,犯罪主体日趋年轻化和暴力化,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最危险的趋势是青少年犯罪团伙可能日益增加,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均呈上升趋势。据犯罪学家冯书良说,东部沿海地区大约70%至80%的重大案件是犯罪团伙制造的。许多团伙作为非正式的自我保护团体是从学校发展起来的。孩子们说,他们在学校常常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欺负和抢劫。青少年研究专家认为:对于每个国家的每一代人,父母都会担心年轻人的叛逆性。但是刑事学家指出了这种青少年犯罪激增趋势背后所特有的几个因素,最突出的一点是尽人皆知的“小皇帝”因素。这些“小皇帝”以被溺爱、以自我为中心和贪婪为特征。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刑法教授保罗·弗雷迪说,利己主义是青少年犯罪领域的一个普遍主题,西方国家里大多数参与犯罪的人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他警告说:“年轻人越是以自我为中心,就越是会发生更严重的犯罪案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社会现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他人利益和自己利益的关系,超越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误区。如在高二思想政治第一课第二节第二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通过摆事实,讲哲理,让学生明白下列道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人们的具体利益是有差别的,如果人们离开了根本利益,只是把各自的具体利益作为立足点,那么在观察问题时就会出现错误的意识,在错误意识支配下采取的行动就会导致错误的结果,铸成大错。因此,我们要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要自觉服从国家的利益,而不能私欲膨胀,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学生明白了以上道理,便能自觉和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作斗争,从而自觉走出这一品德误区。二、受市场经济效益原则、利益驱动原则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不2可避免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超越学生的品德误区

文档大小:3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