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基与基础工程回填土质量通病预防(五篇材料) 第一篇:地基与基础工程回填土质量通病预防地基与基础工程回填土质量通病预防(一)填土出现橡皮土现象:夯打土体时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黏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防治措施:1)夯实填土时,要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2)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人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晾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二)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如图22、图33)现象: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原因分析: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防治措施: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处理方法: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三)回填土沉陷现象:土方回填夯实后,发生下沉、凹陷。原因分析:1)回填土没有进行严格的分层夯实。2)没有将最优含水量和实际含水量之差控制在-4%~+2%之间。3)用有机质和碎块草皮大于8%的土作填料。4)回填土一次铺填过厚而造成不易夯实。5)回填土中干土块大而多,难以夯实,待遇水湿润后就产生沉陷。预防措施:1)严格按设计要求分层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300mm。2)控制和测定回填土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13%~20%(重量比)。3)回填土前必须把基坑内的水抽干,淤泥挖除,杂物清理干净。4)回填土料中不得有大于50mm直径的干土块。图图22:肥槽回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夯实图图33:肥槽回填土经沉积,大面积坍塌5)含有机质的土料不能作有夯实要求的填料。6)对重要的填方工程,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根据施工实际测定的参数进行施工。(四)基础墙体被挤动变形现象:夯填基础墙两侧土方或用推土机送土时,将基础、墙体挤动变形,造成基础墙体裂缝、破裂,轴线偏移,严重地影响墙体受力性能。原因分析:1)回填土时只填墙体一侧,或用机械单侧推土压实,基础、墙体在一侧受到土的较大侧压力而被挤动变形。2)墙体两侧回填土设计标高相差悬殊(如暖气沟、室内外标高差较大的外墙),仅在单侧夯填土,墙体受到侧压力作用。3)在基础墙体一侧临时堆土,堆放材料,设备或行走重型机械,造成单侧受力使墙体变形。预防措施:1)基础两侧用细土同时分层回填夯实,使受力平衡。两侧填土高差控制不超过300mm。2)如遇暖气沟或室内外回填标高相差较大,回填土时可在另一侧临时加木支撑顶牢。3)基础墙体施工完毕,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回填土施工。同时防止在单侧临时大量堆土或材料、设备,以及行走重型机械设备。治理方法:己造成基础墙体开裂、变形、轴线偏移等严重影响结构受力性能的质量事故,要会同设计部门,根据具体损坏情况,采取加固措施(如填塞缝隙、加围套等)进行处理,或将基础墙体局部或大部分拆除重砌。第二篇: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1.1桩身质量差1..1.1现象→桩几何尺寸偏差大,外观粗糙,施打中桩身破坏。1.1.2.原因分析(1)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偏低。(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和原材料不符合要求。(3)钢筋骨架制作不符合规范要求。(4)桩身模板差,不符合规范要求。(5)浇筑顺序不当和浇捣不密实。(6)混凝土养护措施不良或龄期不足。1.1.3.防治措施(1)预制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2)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配制。(3)钢筋骨架尺寸、形状、位置应正确。(4)混凝土浇筑顺序必须从桩顶向桩尖方向连续浇筑,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5)桩在制作时,必须保证桩顶平整度和桩间隔离层有效。(6)按规范要求养护,打桩时混凝土龄期不少于28d。1.2桩身偏移过大1.2.1.现象→成桩后,经开挖检查验收,桩位编移超过规范要求。1.2.2.原因分析(1)场地松软和不平使桩机发生倾斜。(2

飞舟****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