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城镇化:贵州省推进城镇化建设十年回眸 第一篇:城镇化:贵州省推进城镇化建设十年回眸贵州省推进城镇化建设十年回眸2012-08-2709:53:00来源:金黔在线参与互动(0)收藏打印字号:T|T农村改善农民致富特色城镇批量形成——贵州省推进城镇化建设十年回眸数字为证随着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省各地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持续改善,城镇住房保障力度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全省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从发展数据看,2002年,全省城镇化率仅为24.01%,2011年为35%,增长了11%,与全国相比,差距在逐步缩小。10年来,我省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400亿元,超过新中国成立后50年的累计投资规模。10年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增加,高速公路的发展成为我省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至201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98万公里。已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超过4000公里。全省县城以上城镇污水处理量达到32137.46万立方米,累计消减COD4.59万吨,供水质量公示指标达到了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燃气的普及率也同步提高。同时,我省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随着一批重点镇、特色镇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小城镇人口承载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的前提是让人们居有其屋。近年,我省大力推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建设工程项目。解决了农民工进城住房难的问题。以2010年为例,这一年,新开工廉租住房81582套,经济适用住房开工18043套;公共租赁住房开工10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8647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1839套;林场棚户区改造2009套。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份,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等多种因素制约,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群众居住条件差的状况比较严重,一是数量大。2008年以前,全省共有危房户192.48万户,占农户总数831.2万户的23.16%;二是分布广。全省1449个乡(镇)都有危房;三是涉及困难群体多。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等特困农户达125.84万户,占全部危房的65.38%。借2008年5月,我省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省份之良机,全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先后开展了“万户试点”和“扩大试点”。从2009年2月起,在全省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通过“整县(市、区)推进,带动全省农村危房改善工作,至2011年,全省35.61万户农民住上了新房,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李克强副总理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以解决农村危房改造为切入点的民生问题取得新的进展,贵州的农村危房改造为全国提供了新鲜经验。”生动实践一:城镇规模不断扩张人居环境有效改善10年前,当人们外出到“珠三角”、“长三角”,往往惊异人家小城镇建设的成就。宽阔的马路,平整而干净的文化广场,丰富的夜生活,反观贵州的不少县城,昏暗的灯光,杂乱无章的市容市貌、狭窄零乱的道路交通,更遑论那些因投入匮乏而多年失修的乡镇政府所在地。10年后的今天,我省许多城镇建设令人刮目相看。走进遵义县城南白镇,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了由于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变化。一条条柏油路干净平整,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增添了都市气息,各色各类的商铺开满了大街小巷。一位叫王玉全的居民告诉记者:“以前南白镇就是那么几条小街,现在县城(长大)了,走一圈要好几个小时。家门口还有文化广场,唱歌、打球、比过去的日子安逸多了。”遵义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城镇化建设有力地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及条件。至2011年10月,遵义县城建投资13.69亿元,为“十五”期间城建总投资的1.5倍;“十一五”期间,商品房开发面积近800万平方米,城镇基础设施近20亿元,两项均为“十五”期间的10倍。地处黔中腹地的平坝县,近年来,结合“整脏治乱”、“旧城改造”等活动,投入巨资维修道路、改造和新修公厕、农贸市场等,投资上亿元,修建东门综合客运站工程、迎宾大道及高新区文化广场等。县城“长大”了,小乡镇更繁华了。通过城镇化建设带领作用,类似遵义南白镇、平坝县城发生的巨变,以及激发出的干事激情,在黔贵大地上处处可见可闻。生动实践二:小城镇建设有声有色拉动特色产业的形成,为农民转移进城创造了条件多年来,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个绕不开的考题。缺少就业岗位,农产品交易走不出内循环的怪圈,自产自销,少与外界发生关联。地方经济结构单一,增长乏力。是近10年来的大力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为各地进行的特色小城镇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各地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为进城农民转移进城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六盘水市围绕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做“煤炭文章”。从2000年至2011年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10%以上。该市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把发展煤化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

景山****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