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对泰勒原理的评价(精选).docx / 文档详情
对泰勒原理的评价(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1万字
约18页
0
2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对泰勒原理的评价(精选).docx

对泰勒原理的评价(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泰勒原理的评价(精选)

第一篇:对泰勒原理的评价(精选)对泰勒原理进行评价一: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泰勒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于1934年出版《成绩测验的编制》,1949年出版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之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其课程原理的基本内容包含必须回答的四个基本问题:1、确定教育目标: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选择教育经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组织教育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评价教育计划: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泰勒的课程开发模式被称为目标模式,即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二:对泰勒原理的评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为采用的课程研究的范式是“泰勒原理”的突出贡献,“‘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达到了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正如瑞典学者胡森所评论的:“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就不能全面的探讨课程问题。”一方面,“泰勒原理”为人们研究课程,进行课程开发提供了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为人们进行课程开发指出了一条明路,让我们可以按照这简洁明了的四个步骤进行课程开发,同时“泰勒原理”也为人们进行课程开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使人们能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例如斯滕豪斯在对目标模式的课程理论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于1975年出版了《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一书,提出了过程模式的课程理论。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顿针对目标模式的弊端,提出了“文化分析”理论,被称为情景模式。另一方面,“泰勒原理”倾向于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的、划一性的模式,这种预设的、决定主义的课程模式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遏制课程开发中的创造性;忽视不同学校实践的特殊性;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习者是被控制的对象,在课程开发和教育过程中被置于客体地位,其主体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压抑;工具化的知识观与社会效用标准观,使课程扮演着社会适应及社会控制的手段之角色,而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改造及重建缺乏责任意识及使命感。对待泰勒原理,我们必须全面的看待,分析其中的利弊,并扬长避短,为我国的新课改提供良好的范例。第二篇:泰勒原理评价泰勒原理评价贡献:泰勒原理一直被视为基本框架,他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泰勒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具有逻辑严密的课程编制程序,具有引导性和调控性,各程序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泰勒原理在课程探究领域受到多方批评却能长盛不衰。局限性: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不可避免带有那个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对课程编制与实际使用认识的简单化、机械化,并具有较大主观性。预先确定严格的行为目标与手段,不利于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三篇:新课程的教育评价对泰勒评价原理的吸收与超越新课程的教育评价对泰勒评价原理的吸收与超越——读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心得体会摘要:泰勒原理为各国课程编制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我国新课程的教育评价吸收泰勒评价原理中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评价关注课程的改进”、“评价关注方法的多样化”等思想成分,并结合中国教育教学现状对泰勒评价原理进行超越,提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的全面化”、“增加对教师的评价”等内容。关键词:泰勒评价原理新课程教育评价吸收超越泰勒原理是泰勒吸收博比特、查特斯和杜威关于课程的思想精华,结合“八年研究”的实践提出的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它改变了课程编制无序的状态,为各国课程编制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我国新课程的教育评价借鉴了泰勒原理中的评价部分,并针对我国教育教学的现状对泰勒的评价原理加以超越,将教育评价的视角指向人的发展。一、泰勒评价原理内容泰勒的评价原理是围绕教育目标开展的。泰勒认为,课程评价的目的是要发现课程与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判断学生的行为实际上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并指出课程与教学计划的长处和不足。关于课程评价的程序,泰勒提出了七个步骤:(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说每一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景;(4)设计呈现情景的方式:(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1]。在评价的方法上,泰勒指出,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除了常用的比较有效的纸笔测试外,观察、访谈、问卷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对泰勒原理的评价(精选)

文档大小: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