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小儿推拿常见问答.docx / 文档详情
小儿推拿常见问答.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5万字
约46页
0
4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儿推拿常见问答.docx

小儿推拿常见问答.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儿推拿常见问答

第一篇:小儿推拿常见问答小儿推拿——终极问答2008年就在山西阳泉跟师父学习小儿推拿,到现在五年多了,师父高启旭是中医医生,儿推技术是师传的,而我是中医专业,兼学西医,所以很多东西喜欢从西医解剖和神经学来解释,来弄懂他的作用机理,可是师父没法跟我说,他是小学毕业,也没系统的学过西医。师父经常说,“小袁,这个方面的东西师父教不了你,可是这个绝对可以从微观科学得到客观证实的”。自己摸索的路是艰辛的,同行的朋友又大多是中医出身,或者半路出家的,对解剖学知之甚少,每次谈到这个问题,大家都摇头,觉得小儿推拿是中医,为什么要用要用微观的系统解剖学来解释它的机理呢,可是我我爱钻牛角尖,没有明确的机理我就说服不了自己。小儿推拿肯定有他的作用机理,只是大家都还没找到,我想说三以下个问题第一全国这么多流派是取穴不同,对穴位的定位甚至都有差异,为什么都有效。关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也请教过很多名家,为什么个个流派穴位定位不同,却都能治疗疾病呢,就比如三字经的三四个穴位能治病,张寄岗的十多个穴位能治病,健康宝宝的对穴(六个穴位)也能治病,至今没有人给我合理的解释但是这个用神经学就一下子全能解释了,所有的流派对五指间端,也就是末梢神经都是充分刺激,不管是向心推还是离心推或是旋推,总的就是刺激末梢神经,只要手法够好,刺激量达到阈值就能治病,特别是肾经与天河水的向心与离心问题,八卦的顺运逆运问题,实际上就是神经刺激,关键是刺激点(就是取穴)和刺激量,不是取穴方向,重刺激为泻轻刺激为补(轻重补泻),其实这个问题张汉臣早已发现,他的清肺经就是来回推第二小儿推拿穴位为什么多选在手部,为什么按摩推拿穴位就能治病针灸的五腧穴都是在肘膝关节以下,跟小儿推拿选穴多在手部是一个道理,因为这个区域神经分布密集,是人体接触和感知的部位,也是人体最敏感的部位,对这个部位进行刺激更容易达到阈值,这是我去大连季群那里学习到的。凡是关节部位都要点揉,比如手腕,肘部,颈部,腰部,膝盖,踝部。特别是手腕部,容易暴露所以更要重点刺激,比如小天心,总筋,阴阳穴,一窝蜂,太渊,列缺,都要揉到,这个观点跟张汉臣又是不谋而合,他的小天心和一窝蜂二马,经常用到。孙重三的十三大手法中的凤凰展翅,摇抖肘法,苍龙摆尾,赤凤点头主要刺激点都在肩肘关节部,也就是经络学上讲的十二经筋第三,穴位推拿到底是什么方向小儿推拿门派众多,许多穴位的认识都是完全相反的,就像肾经,很多人问我到底哪个方向是对的,我说既然能成一派肯定有有效,都是对的,向心可以补肾,离心也是补肾。也可说是肾阴肾阳来含糊其辞,从那我就一直在找他的机理,问问为什么我就说下我的发现吧,操作不止天河水,我几乎所有的穴位都是来回推我试过,不管从疗效上还是得气感,来回推都比单方向推好很多门派对穴位的补泻方向不同,却同样有效,比如天河水和肾经就凭这一点我觉得关键点不是方向,而是刺激舒适度(就是得气感)和力度,速度是关键就像八卦穴,逆运和顺运从感觉上确实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但是力度速度的变化就会带来感觉的变化,所以我觉得方向不重要,重要的是力度和速度每个穴位都在成人身上试试,找到得气感,然后按照那个得气感的手法来推来回清补有双向调节作用,是恢复脏腑自身的功能。陈为章一直强调辨不清楚来回推是有道理的。同样一个穴做五分钟,来回清补双倍加强了穴位的刺激量,效果显现第四,得气应该有什么样的感觉穴位得气的问题我是比较重视的,但是一直没重视得气时候患儿是什么感觉,最近我的大学同学来我这玩,就问到,“你总说穴位要得气,可是你知道得气时候患者是什么感觉吗”这一句话就问住我了,我还真不知道,只知道每天天河水,一窝蜂的做,但是做的时候患者是什么感觉我还真不清楚。关于穴位得气我觉得跟针灸上讲的得气是一样的,酸麻重胀,沿经络传导五经纹(肝心脾肺肾)八卦,耳后高骨,这些末梢神经丰富地方,是酥麻感为得气二马,精灵威宁,板门,这些肌腱分布密集的部位,是酸胀感为得气(多为泻法)天河水,三关六府,太阳,这些肌肉丰厚部位,以热胀感为得气(多为补法)八卦穴在运之前,先用手指掐揉每个卦,然后在运(马红旗经常这样做)一窝蜂怎么样才会有得气感,用大拇指揉吗,不是的,你用拇指揉是时候是不会出现那种酸胀酥麻感的,要用手指搓,然后点揉,轻压一下,就会有种酸胀舒服的感觉。得气从以下4个方面体现出来:①病人的感觉。主要是酸麻胀痛重5种感觉。这5种感觉并非越强越好,要因人因病而异。二马多为酥麻感,足三里多为酸胀感,这些感觉适度为好,过犹不及②医生的感觉。主要是手下的顺滑感,咱们说的得气大都是指的这个③穴位处出现红晕。红晕一般随着得气的过程逐渐出现,范围可大可小,形状与穴位相关,天河水成条形,二马是点状④仪器测定。主要用在科研上。这个张汉臣曾经做过补脾经增加胃酸分泌的实验,相信大家都知道第五手法的熟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小儿推拿常见问答

文档大小:4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