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总结[定稿] 第一篇: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总结[定稿]高举师德旗帜打造文昌精神——洞口县文昌学校2013年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总结2013年8月22日至28日,我校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教师暑假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的安排,精心组织,认真学习,并以此为契机,努力提高文昌教师的师德修养,打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文昌精神。目前,我校暑假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已经基本结束,现将整个活动总结报告如下。具体情况:我校共有35名教师,除1人请病假外,其余34名教师均扎扎实实参加了学习。学习时间共7天,每天6个小时,合计42个小时,学习文件9个,观看视频7个。教师上交心得体会、剖析材料和读书笔记各34份,上交师德先进事迹材料2份,上报县教育局活动领导小组优秀心得体会材料2份。主要特色:一、纪律“严”,学习期间实施全封闭管理。我校对这次教育整顿活动十分重视,8月22日刘荣校长参加教育局召开的全县教育行政干部动员大会和集中培训后,下午回校立即召开校行政人员会议,成立了由校长刘荣同志为组长,副校长雷立斌同志为副组长,其他行政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洞口县文昌学校2013年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同时,我校严格了学习期间的纪律,无论是集中活动或分散活动期间,所有老师上午8:00和下午3:00集中在会议室签到,刘荣校长一一点名,对迟到者给予严厉批评。活动期间实施封闭管理,统一开餐,8天学习期间,除胡丽清老师因病住院请假外,其余34人无一人缺席。二、时间“足”,每天踏踏实实学习6小时。因我校教师人数较少,且八月底开学事物繁多,为保证学习的时间和效率,我校采取集中学习为主,分散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但学习地点均安排在科教楼教室内,便于及时督查学习情况。教师们每天早上8点赶到学校,12点统一中餐,下午3点赶到学校,下午5点左右结束,每天踏踏实实学习至少6个小时。三、学习“实”,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剖析材料均需手写稿。为了把学习落到实处,我校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在学习中,教师们认真学习了《洞口县教育系统2013年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学习参考资料》,熟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9个文件,并要求每位教师写下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笔记。对于参考资料上的正反面典型事例,教师们轮流诵读,并分组讨论,认真开展“六查六看”,个人坦诚自己存在的问题。为防止教师们从网上下载心得体会和剖析材料,我校要求教师们均需上交手写稿的心得体会和剖析材料,两篇文章均不能少于2000字,发现抄袭者将其抄袭文章进行公示,并勒令重写。四、效果“好”,教师得到心灵洗礼。在学习中,王佑江老师朗读了口县那溪瑶族乡中学校长向开富的感人事迹,“男儿有泪不轻弹”,王老师和向校长室曾经是同事,讲起已故向校长的种种好,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为了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校长刘荣鼓励老师们谈谈自己的教学故事。语文教师教师尹德群是洞口县首届优秀班主任,他讲了自己帮扶贫困生考上大学的故事。数学教师刘永中是洞口县师德标兵,他曾在山区工作八年,资助了30多名山区学生,没有余下一分存款。数学教师阳晓娟也是洞口县师德标兵,她一心扑在教学上,累垮了身体。在学习中,老师们的心灵多次被震撼,得到了一次次洗礼。存在的问题通过“六查六看”和分组讨论,我校主要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一、师德师风方面,教师们在自查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同志事业心不强,钻研业务少,教学成绩不理想;教育学生缺乏耐心,方法简单粗暴,在部分教师中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管理缺乏爱心,少数教师不能因材施教,一味严厉要求,对品德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心不够;教育观念陈旧,以分数定优劣,以考试论成败的观念依然存在,未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少数教师纪律观念淡漠;法制观念不强,个别教师节假日在校外参与与自己身份不相符合的活动。二、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智育教育的研究、管理和考核,思想品德教育管理研究少,管理考核机制有待完善;重中考科目,轻非中考科目。学生思想品德、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机制基本形成,但不少教师重“管”轻“导”,习惯于用条条框框去约束管理学生,行之有效的、灵活的引导教育方法和活动少;部分教师缺乏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信奉“严师出高徒”,忽视了“亲其师,信其道”;有些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中存在成人化,简单化倾向;整改方向: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全体教职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整改方案,提出了改进措施,学校综合各个方面的情况,制定了综合性的整改方案。一、师德学习制度。把师德学习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学习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二、师德民主评议制度。组织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的师德建设及每个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评议。三、师德情况报告制度。每个

俊英****2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