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合集五篇) 第一篇: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附件1:2020年度市级工业互联网专项资金申报确认书申报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申报类别(获评事项)所属辖区申报责任人联系电话申报单位确认以下事项:1.本单位近三年信用状况良好,无严重失信行为。2.所填写的申报类别为自主选择的真实意愿。3.自觉接受财政、工信、审计、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4.近3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5.遵守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承担工控安全主体责任。6.所申报项目未获得市级及以上其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五星级上云企业省市共同奖补激励政策除外)。7.如违背以上承诺,愿意承担相关责任,同意有关主管部门将相关失信信息记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申报责任人(签名):单位负责人(签名)(公章):日期:第二篇: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推荐清洁生产审核起专家和申报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的通知各县区工业商贸局(工业经济局):按照省工信厅要求,我局现面向全市聘请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及申报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和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面向全市,由县区工贸局组织推荐和申报,市工信局初审后报省工信厅。二、省工信厅审查后,符合条件的专家将成为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录入专家库,按月发放薪酬;三、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由省工信厅会同省环保厅备案后在媒体上予以公告,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四、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的推荐依据省工信厅《关于征聘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的通知》进行按照文件中征聘条件推荐,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按照《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申请注意事项》组织申报。五、请各县区域业商贸(工业以济局)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推荐申报工作。对上报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推荐的专家和服务机构质量,务于2011年4月25日前将申报材料一式四份报送至市工信局运行办。附件:1、《关于征聘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的通知》2、《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申请注意事项》联系人:杨雪梅师磊电话:0912——3890535二零一一年四月十八日附件—关于征聘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的通知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杨凌示范区经贸局,各行业协会及有关单位:为充分发挥有关专家的技术、决策咨询与服务作用,进一步促进无省清洁生产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推进陕西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库意见》精神,现拟构建“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专家库”拟采用单位推荐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选取。请各设区市、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认真做好清洁生产专家的推荐工作。现就征集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范围冶金、石化、建材、电子、机械、纺织、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行业专家及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包括离退休人员)。二、入选条件(一)熟悉相关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二)熟悉国家清洁生产相关政策、法规、熟练掌握清洁生产工作内容以及程序;(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四)行业专家应在本专业或本行业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经历,熟悉本行业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并能针对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先进性、准确、规范、公正地进行评价和提出评估意见。(五)清洁生产专家应具有两年以上清洁生产经历,需经国家或省级清洁生产审核培训,已掌握清洁生产审核程序和方法,能独立担清洁生产审核咨询工作。(六)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坚持原则、作风正派;(七)身体健康,能够坚持现场工作;(八)没有违纪违法等不良纪录;三、入选“专家库”的专家的职责(一)接受工信厅委托,为工为业清洁生产规划、法规、政策、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指南等的推行提供咨询服务;(二)接受工信厅的委托,对工业清洁生产相关项目进行评审;(三)参与其它与工业清洁生产审核、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四)参与其它与工业清洁生产有关的工作。四、申报方式采取单位推荐或本人申请和方式征集专家库入选,其中离退休人员填表后需到单位加盖公章。各单位及个人请于2011年4月31日前,将时刻表一式3份报送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时刻表格可登陆/下载)附件: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库成员资格申请表联系人:鲁玉奇联系电话及传真:029-87290132二O一一年三月九日第三篇: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计划**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计划2013年,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打造工业**”的发展战略,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主线,以促进我县工业经济质的提升为目的,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主题,加强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建设支撑,培育壮大主导

绮兰****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