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平等对待学生,让师爱更理性、更人性 第一篇:平等对待学生,让师爱更理性、更人性平等对待学生,让师爱更理性、更人性学习完《师爱的智慧》这门课,我受益匪浅。使我感受颇省的是:师爱是理性的爱。经常听到身边的老师这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别把学生当人看。你越对他们好,他们就越不把你当回事。你对他们凶一点,他们就会听话多了。”“学生是犯贱的骆驼,只有抽几下,他才会动一下。”听得新来的教师大为惊讶,怎么与在大学里学到的理念完全不一样呢?此时,某些老教师再循循善诱这位新教师:“大学里学的那一套在现实教学中是不管用的。”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一直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先来分析一下这句话。首先,严师一定出高徒吗?教学几年下来,确实可以看到有些严历的教师所教的成绩是比较突出,但这样子的教学效果一定是最好的吗?被迫学习是无奈的,一开始学生确实会比较听话,到后来反而会增长学生的逆反心理。事实证明,被动学习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如果没有人再要求你努力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学生对这门课就极有可能放弃学习了,比如英语学课,我中学大学时代是被动学习这门课的,是因为要考试要考级才去学习的,是一种被迫学习,所以毕业几年下来,我再也没学习英语,虽然大学时考过英语四级,但现在叫我做初中的英语试卷,我都做不出来了。而更多的通过体罚来立威的教师,其效果往往是相反,一开始的时候,体罚确实可以起到震惊作用,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学生越来越不满这位教师的所作所为,直接导致了师生之间的矛盾激化,有个别教师甚至到后面根本上不下去课,甚至课堂上出现师生打架的局面。课堂纪律都难以维持了,怎么还谈得上出什么好的教学效果呢?只有严而不历的教师才是我们喜欢的教师。其次,平等对待学生教学效果一定会差吗?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个别教师比较好说话,其学生不拿这位老师的话当回事的现象,他们认为作业不做不会批评,考试不及格不会难堪,最后导致这位教师的教学成效非常糟糕,但这是平等对待学生的全部内容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平等不是纵容,这样的情况其实是一种教学不负责任的表现。虽然态度是和蔼的,但实际上是没有对学生真正负起责任,所以这样的教师没有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那也是必然的。一个负有责任心的,努力专研教学方法,平等对待学生的教师,必然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其教学成果必然是显著的。我们都知道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主展示、自主评价、自主拓展”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自主学习,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告诉我们: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活动。有效的互动需要宽松的外部条件和良好的心理环境作支持,而那种权威式的“讲解”与“独白式”的教学就是一种不平等的教学,只会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在平等的氛围中教学,才有可能产生有效互动的。平等教学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合作,对学生而言,平等意味着一种尊重,意味着心灵的敞开,对教师而言,平等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与学生一起分享知识。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中进行平等教学,平等对话呢?我认为平等教学的基础应从“心”开始。所谓从“心”开始,就是要求教师有平等的心态,有一种人人平等的意识,不仅看待成绩优良的学生与后进生之间要有一种平等的心态,而且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关系也要有一种平等的理念。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的学生,怀着欣赏、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从而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充分张扬个性,激发学习的热情。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第一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人,还给其作为活生生的人所应有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不是老师的出气桶,也不是教师应该教育质量的垫脚石;同时,要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是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第三,要把学生看作是有个性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正确看待每个学生不同的闪光点,避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指标来评价学生优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其次,教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富有人情味的人。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位教育家说的好:“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

书生****瑞梦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