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瓶口印画》及教学反思大全 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瓶口印画》及教学反思大全《小班美术教案《瓶口印画》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会自由选择色彩进行瓶口印画游戏。2.尝试用瓶口蘸水粉颜料印画的方法来装饰花瓶。3.对色彩有兴趣。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见过花瓶知道它的作用。2.材料准备:(1)教师用材料:准备一个没有装饰图案的花瓶和一个有明显的装饰花纹图案的花瓶。艺术花瓶图片。(2)幼儿用材料:有粘了水粉颜料的海绵的杯子(矿泉水瓶子的下半段)瓶口若干(矿泉水瓶子的上半段)、抹布。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一个没有装饰图案的花瓶和一个有明显装饰图案的花瓶,引出主题。(对比两个花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他们的不同处,知道装饰图案能增加物品的美感。)引导语:你们觉得哪个花瓶漂亮些呢?为什么?2.交流讨论:幼儿讲述已有经验。你们的家里有没有花瓶?它是什么样子的?二、探索发现1.欣赏艺术花瓶,激发幼儿装饰花瓶的兴趣。引导语:这些花瓶漂亮吗?上面有哪些颜色?有谁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2.感受瓶口印画的操作方法。(1)引导语: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漂亮的花瓶是怎么装饰出来的吗?(幼儿观看操作短视频)(2)小结:小朋友抓握住瓶身,用瓶口蘸一蘸渗有水粉颜料的海绵,然后印在花瓶的合适位置上。记住一个瓶口就蘸一种颜色哦!三、创作表现1.幼儿创作。(提醒幼儿印在花瓶的外轮廓线内。)引导语:让我们一起来装饰最漂亮的花瓶送给妈妈吧!2.教师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装饰花瓶。3.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并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桌面的干净。四、欣赏评议1.幼儿间相互欣赏作品。2.教师对集体中有创意的作品,拿出来分享展示、相互学习。五、结束活动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教学反思:为了让幼儿对操作过程有个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采用了请幼儿观看教师自拍的短视频的形式,较好地突破了活动难点。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不会主动创作,情况有一下四种:1.受过不太符合现代理念的绘画指导,使孩子对自己的艺术表现力缺乏自信心,不敢动手。2.目的性意识淡薄,无所事事。3.倾听习惯差,无法明确教师的要求。4.能力因素。.以上情况,都无法急于求成,只有坚持长期有针对性地引导,一定能见到成效。具体策略有:1.继续给幼儿营造宽松的创作表现的环境。2.注意幼儿目标意识和倾听习惯的培养。3.注意家园共育,给幼儿有更多的创作机会。小班美术教案《瓶口印画》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851字。第二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蘑菇》及教学反思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蘑菇》及教学反思范文1活动目标:1、学会沿针孔轮廓撕蘑菇伞,掌握撕的技能。2、激发幼儿相互合作,帮助的情感。3、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活动准备:1、大背景图一幅(图下防有兔妈妈和小兔劳动的场面,图上防画有乌云雨点。)2、两张半幅图(一张是阴天,一张是晴天,可覆盖大背景图的上方。)3、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大纸一张,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幼儿操作纸若干、浆糊、抹布每组一份。活动过程:(一)音乐做律动进教室,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二)出示大背景图(晴天覆盖乌云和雨点)。1、提问:(1)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天气怎么样?提问:(1)呀!一会天气要怎么啦?(2)小兔们淋了雨会怎么样?(3)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能使小兔们淋不到雨呢?3、教师小结幼儿的办法,那我们一起来做伞送给小兔们,好不好?(三)教师讲解示范撕伞的方法。(1)教师着重示范讲解撕伞。(2)伞撕好了,那怎样送给小兔呢(启发幼儿说出伞应送到小兔的头上方)?(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1)教师提出作业的要求(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卫生)。(2)幼儿操作,教师注意个别指导。(3)教师表扬鼓励相互谦让、帮助的幼儿。(五)活动评价。(1)小朋友们看,哪一把伞最好看?为什么?(幼儿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和希望)(2)刚才呀!小兔们得到了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他们非常高兴,还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呢!那平时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不管是谁得到了别人的帮助都会很高兴的,你们愿意帮助别人吗?活动延伸:(1)在美术区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轮廓纸,继续提高幼儿嘶和贴的技能。(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帮助。活动反思:活动前我估计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发现孩子们困难重重,有的甚至手足无措。我仔细分析了原因:首先,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动手能力方面几乎都没有重视过培养,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办的,导致这些这些孩子

觅松****哥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