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友善校园耀人性光辉 第一篇:建友善校园耀人性光辉建友善校园耀人性光辉在2005年的全国两会上,湖南14名教育界人大代表集体呼吁:重视教育“怪圈现象”,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教育健康发展。何为教育怪圈呢?当幼儿园小朋友就已正襟危坐背唐诗宋词,做加减乘除,写方块汉字,而已成年的大学生们却被告知对人要讲诚信、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公交车上要给老人让座,如此种种。也许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本末倒置的教育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听到这样的言论,我们无不感到汗颜。时隔九年,我已从一个战斗在教育一线的老师变成了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岗位变了,肩上的担子也更沉了。纵观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使得人民生活日趋美好,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却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老人摔倒不敢扶,见义勇为不敢为,令国人羞愧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个别人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做出报复社会的极端行为等,这些虽非社会主流,同样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怎样让我们的社会变得和谐,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友善?教育虽不是唯一途径,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教育道德观念,即是我们时下所说“思想教育”,传道先于授业解惑,是基础,是根本,一个人若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便不可成才。鉴于此,我把创建友善校园、营造友善的人际关系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教育学生以友好善良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教育和培养学生常怀爱人之心、常存为善之念、常有行善之举。通过友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养成尊老爱幼、善待他人的良好道德风范。一、友善之于学校一所学校,其校园文化彰显得是学校的办学品质,它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友善的品质,首先要打造友善的校园环境。我把友善校园环境定位于校园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软环境是人(包括老师和学生)与人之间的友善,这是教育的初衷也是目标,硬环境则是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文化建设。让墙壁会说话,一景一物能育人,例如,在走廊过道里,围绕友善这一主题,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墙贴,悬挂名言警句,各班的班级文化里,也要在友善的基础上彰显自己的特色,此外每棵树都有人管,每片草都有人护,就连基础设施都有学生来维护,让学校里的每一个地方,都充满着爱。德育处围绕建友善校园,做友善龙小人制定出《做友善龙小学子》和《做友善龙小教师》,老师们通过行知、班会等向学生宣讲,并通过激励的办法将标准落到实处。二、友善之与教师“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萨穆尔·斯迈尔的“播种说”显示出思想的根源性、先导性作用,即思想是人的行动、习惯、性格和命运的根源。故友善之与教师,首先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友善之心,能秉承友善之教育理念,怀揣一颗友善之心对待学生。据新东方外国语培训学校校长、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余敏洪自述中讲到,当年他在北大西语系读最后一年时,由于心情不好,英国文学史考试不及格,需要补考。他找到讲这门课程的罗经国教授,说:“这门课如果我不及格就毕不了业。”罗教授对他说:“我可以给你一个及格的分数,但是请你记住了,未来你一定要做出值得我给你分数的事业。”这不光是宽宏大量,有仁爱之心,这其实就是“教育”的真谛。试想,如果罗老师给他不及格,余敏洪就只能拿张北大的肄业证书,往后的人生里程就艰难多了,能否有今日的成就更难说。友善之与教师还在于老师们要以友善的教育方式影响学生。学校提倡和推崇友善教育,并非搞无原则“老好人”教育,只是在教育过程中,多些春风化雨似的循循善诱,多些朋友式的批评,让学生在感悟成功中收获自信,促进其有效发展。有了友善,就多了一分亲情,多了一分信任,多了一分理解和支持,少一些顶撞、抵触和对抗。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友善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爱”的教育,它有利于营造了和谐温暖的校园氛围。例如:我校通过制定《做龙小友善教师》,并以此为中心开展系列活动,让教师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学生有过失或违纪,教师尽量不点名批评,只公开批评“现象”或找学生个别谈心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帮助;即使是“问题学生”或“学习潜能生”,也要从关心、爱护他们的角度出发,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以表扬、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帮助学生克服缺点,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此外,我校还结合“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积极开展特色特长教育实践活动,如传统体育项目滚铁环、“非遗”传承——新繁棕编、“雏鹰”剧组、“小黄鹂”合唱队等,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收获自信,收获成功!三、友善之与学生上善若水,学校的“友善”教育应该从教育学生“善待父母、善待家人、尊老爱幼、善待弱者”开始。试想:一个不懂得善待父母、善待家人,不懂得尊老爱幼、善待弱者的学生是一个友善之人吗?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经常利用班会课、德育作业等渠道进

宜然****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